有些美食,你总得赶着季节去,也总要有那么一份不早不晚的运气。
每年的四月到五月间,在南通城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有人挎着一个小小的竹篮,上面用凉荫荫的毛巾覆盖着,轻轻的揭开,露出一篮子翠油油的绿色,这就是南通最具时令的一款美食:冷蒸。
说起冷蒸,它最初的模样是青青的元麦。每年南通人吃冷蒸,满打满算也就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之所以季节性这么强,是因为要想冷蒸好吃,选用的元麦讲究“将熟未熟”,不能早也不能晚。
南通人张明如阿姨在元麦的挑选和冷蒸做法方面都很有讲究。因为孩子们都在城里工作,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在家里做做冷蒸,等着孩子们从城里回来时尝尝鲜。
既然是家里做着吃,又不赶量又不赶时间,所以能自己做的,张阿姨总喜欢自己手工操作。
青青的麦穗去除麦芒麦壳,只留下晶莹碧绿、玲珑剔透的青麦粒。这时候,将它们放在土灶之上的大铁锅里慢慢的翻炒,炒的时候,时间得掌握精巧,炒老了,冷蒸就会有烟火味;炒嫩了,冷蒸就会有一股子生味。所以,冷蒸在南通人的嘴里虽是一道小食,但做法上却一点也不含糊。
将麦粒变成最后冷蒸的模样,还要经历着将炒熟的麦粒去掉壳子,再到大石磨子里碾压一番,原本青青的麦粒最后变成了松松软软泛着清香的新模样,这就是冷蒸。冷蒸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点麻油、白糖捏起来吃,而且捏的越实越好吃,像年糕一样。
现在人做冷蒸,仿佛是每年这个时候总要去做的那么一件事;现在人吃冷蒸,也仿佛是一年中这个时候与美食共赴的一场约会。冷蒸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存在于南通人的生活之中,不会担心哪一天它们会平白无故地消失,因为它代表着南通的味道,更是南通人对于家乡味道执着的眷念。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