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未必输,但前提是建立起对抗性赛制|荔枝时评

2017年05月02日 17:31:1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土土绒

  (作者土土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魏雷和徐晓东比赛

  最近,一段太极拳大师和综合格斗(MMA)选手比赛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其中,雷公太极的创始人魏雷十几秒就被格斗选手徐晓东打倒,败状甚惨。这场罕见的传统武术与现代格斗术的比拼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将武术这个相对边缘的概念带回了舆论中心。

  对于大多数普通网友来说,提起中国传统武术,浮现在脑海中的很可能是金庸小说或古装影视剧片段。当代的武术是什么样的?现实中的“侠客”如何生活?几乎没有概念。但是,也可能“武林中人”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在各种“武林大会”中,他们都打扮得像从影视剧里走出来的一样,从服装、发型到胡须、饰品。宽袍大褂并不适合打斗啊,为什么要打扮成这样呢?


2013天山武林大会

  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一次的热闹大了,不少人认为,这场比赛宣告了中国传统武术对现代格斗术的失败,更有人宣称中国武术就是花拳绣腿。仅仅是两个个人之间的一场比赛,当然不能说明这么宏大的命题。清除掉“影视文学武术观”,从真实发生的历史来看,中国武术也是确实存在过的“功夫”。例如上个世纪的武术家、清王朝最后一名“武状元”赵道新,就曾一人单挑过赫赫有名的“精武馆”,击败过宋子文的挪威籍保镖安德森。但是,要证明“中国武术的水平到底怎样”,这个问题,不但这一场比武不能说明问题,再多来几场恐怕也没用。

  因为不管是综合格斗、泰拳还是跆拳道,所有的现代格斗术,都是有量化标准、有明确比赛规则、可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分出胜负的对抗。而无任何限制规则的格斗竞技,则会沦落为“约架”,后果严重的很可能被判定为寻衅滋事或者聚众斗殴,我国《体育法》也明确规定,这种情况要“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武林也不是法外之地,要比赛,要分出胜负,就必须先制定规则:可以使用哪些身体部位?有没有时间限制?或者采用回合制?要不要分级别?将比赛纳入体育范畴,才能合理合法地竞技,才谈得上输赢。

  还有网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拳不如刀,刀不如枪,枪不如炮”,现代社会没有必要再强调武术的对抗性了,就发扬一下传统文化,表演一下套路不就行了?从个人选择来说,当然没问题;但从一个格斗项目的发展来看,不能分出胜负,让人怎么相信你的水平?这传统文化又怎么发扬?既然要谈输赢,就必须比赛,不能空谈。更何况,这么多年以来,中国体育总局多次努力想让武术成为奥运比赛项目而没有成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武术的门派纷繁复杂,难以制定统一的比赛规则,难以用一个量化标准去衡量各门各派。

  当然,中国武术并不是没有比赛。一种是散打。上个世纪八十年来以来,利用传统武术的一些动作,散打比赛渐渐产生并发展出一套固定的规则,1989年,被国家体委批准为正式比赛项目,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武术的现代版。但散打的历史非常短,也带有一定的表演性。

  另一种是套路比赛。包括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等,这是纯表演性质的,主要根据动作的完成度和美观度来打分并决出胜负,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下辖的群众组织中国武术协会统一管理。这些是真正的传统武术。

  总而言之,因为一场比赛就说中国武术输了固然不靠谱,但是中国武术怎样赢?恐怕路也很远。理清“中国武术”的概念,制定一个各大门派都适用的规则,可能是谈输赢之前的当务之急。有了规则就不仅仅是表演,有了对抗就可以发展出商业比赛,也许,这才是发扬中国武术该走的道路。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