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美好死亡,这次琼瑶端出的是一个严肃话题|荔枝时评

2017年03月14日 16:01:4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土土绒

  (作者土土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知名作家琼瑶忽然发表公开信,交代自己的身后事,称自己若病重,不要插管,不送加护病房,不必进行抢救,宁愿没有痛苦地死去。这封公开信让琼瑶再次回到舆论中心,有人赞她勘破生死,有人戏称她连身后事都交代得像一碗鸡汤。但实际上,琼瑶这次端出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议题。

  2015年,《经济学人》公布了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临终关怀的死亡质量指数调查。中国仅排名71位,也就是倒数第十位。所谓的“死亡质量指数”,是综合计算善终和医疗保健环境、人力资源、人们对服务的负担力、服务质量以及社会参与等等因素,来进行排名的。作为一个GDP排名早已高居世界第二的国家,死亡质量指数排名如此靠后令人惊讶。

  这也确实不仅仅跟经济水平相关。知名作家巴金晚年享受副国级待遇,去世之前,被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了6年,先是切开气管,后来只能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巨大的痛苦使巴金不止一次提出安乐死,并说:“我是为你们而活”“长寿是对我的折磨”。但他最终还是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

  临终关怀在国内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话题,尽管我国早在17年前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在庞大的老龄人口面前,关于如何面对死亡的讨论却非常之少。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向是忌谈死亡的。有身份的人死亡,要说崩了,薨了,卒了,殇,不禄……形形色色的曲指。现在普通的人死亡,也往往是说“没了”。哲人则说:未知生,焉知死,似乎巧妙地避开了这个大问题。死亡就像黑洞一样,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无法开诚布公地讨论。

  但是,谁又能真正逃避这个考题呢?如何有尊严地离开,每个人都必须做出选择。面对病危的亲人,要不要告诉他们真相?当一个人已无药可救,该让他在ICU病房插满管子离去,还是放弃治疗回家?除了躺在病床上,一个临终的老人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

  另外,中国的“孝”文化也压缩着人们的选择空间,当亲人躺上病床时,似乎只有不计一切地抢救,才是孝顺的体现,否则就会被人非议。

  此外,国内法律目前还不支持安乐死,这也限制了对临终关怀的讨论。但法律上的禁止不代表讨论的禁止,尊重生命,也不是不计一切抢救这么简单。临终关怀是一个涉及到法律、医学、道德、伦理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只有真诚地面对、开诚布公地讨论,才有可能把这个问题探讨得越来越清楚。

  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死亡教育的课程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中小学。即使在同样忌讳谈论死亡的香港,有关死亡的进修课也已进入高等院校。

  每年十月的第一个星期六,是“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日”。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越来越普及临终关怀的理念,在许多医院都设立了临终关怀的病房,提高对晚期病人及其家庭在医疗、社会、日常生活、精神等方面需求的理解,保障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

  在一些发达国家,临终关怀已经走上制度化道路,例如,美国的临终关怀服务已经大部分纳入到医疗保险之中,临终关怀服务的覆盖面大幅扩大,使得更多的病人享受这一福利。

  在我国,临终关怀事业也开始起步,一些有识之士成立“临终不插管”俱乐部,反对过度医疗;一些医院推出“生前遗嘱”服务,患者可提前选择需要或不需要什么医疗服务,以备弥留之际为自己做主。但这仍然是小范围的尝试,总体来说,我们对于临终关怀的关注度、讨论的深度都还不够,尚未形成社会共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希望琼瑶的这封公开信,能打破禁忌,将这个话题带到公众讨论中,并吸引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伦理学者的共同参与,从而让每个人的最后一程都走得平静而圆满。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