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专稿 记者/周安琪 摄像/夏天)
在2017江苏省“两会”召开前夕,荔枝新闻推出“两会”和我有啥关系独家策划。我们专访了六位代表委员,并于2月4日起至2月9日每天推出一位代表委员访谈,了解他们的上会故事与经历,听听他们如何理解“两会”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昨天,第一篇故事主角是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图书馆研究部主任徐忆农。
今天,江苏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副院长刘贤金要和我们聊一聊他是如何通过专业特长,让“两会”与老百姓热气腾腾的餐桌产生了关联。
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副院长 刘贤金
民以食为天。与“吃”沾边的事,无不是老百姓所关心的,而其中当属“食品安全”最受关注。
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省政协委员刘贤金每次上会,都带着与老百姓味蕾、舌尖息息相关的提案。其中,有些围绕政府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些着眼农技人员的科研资金补贴。从粮农种植到食品供销,刘贤金细细追究每一个环节,密密缝补每一处漏洞。
从业三十余年,刘贤金始终和“食品”话题打交道,这份持之以恒的执着,源于他专家学者身份的责任感,以及与百姓立场相同的共鸣。
从纸上谈兵到贴近群众 他也“走过弯路”
刘贤金向荔枝新闻记者坦言,早年间,自己的部分建言是结合书本知识做理论推断,并且有借鉴国外经验的成分。“是不是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记者问,他有些腼腆地笑了,诚恳地说“是的”。 后来,他愈发觉得专业人员要主动去县乡、走基层,要与生产者、农技人员接触,才能使提案更贴近群众,更发挥作用,“实地考察搜集到的情况,与书上的知识其实还是很不一样”。
2016年,刘贤金的提案重点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初一公里”,即村间田头、基地车间、乡村集镇。其中,针对各方面食品安全力量如何在乡镇聚集的问题,他提出,要统筹各类科技力量在乡镇科技服务分工,落实乡镇吸引和聚集科技人员必要的人才或智力引进经费;要加强对重点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考核。
刘贤金向荔枝新闻记者展示他所获得的省政协荣誉证书和企业聘书
多年来,刘贤金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科技、技术上的支持与服务。
刘贤金说,当时下县乡后他发现,很多当地工作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其实充满了奉献精神,有的甚至自己贴钱在做研究,并非少数人所臆测的“行政不作为、工作不实”。问题出在他们的科研培训不到位,所遇到的复杂情况也远远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他深刻地感到,食品安全基础打牢着实不易,因此才有了上述建言。
提案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积极落实。截至2016年8月,江苏全省76个农业县(市、区)1015个乡镇均设立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性质的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对获得“三品一标”的农产品,省级每年综合奖励资金在2000万元左右。
“两会”提案与时代发展、百姓需求同频共振
在刘贤金从事科研工作初期,主要围绕“农药使用如何增产”的问题。如今,温饱已经解决,老百姓对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他慢慢转移了重心,深入探究药品的负面影响。刘贤金说,“两会”提案也是同样的思路和脉络,结合时代发展、百姓需求,自己的研究是同频共振的。
刘贤金认为,提案议案的前瞻性和实操性是其能否最终润泽生活的前提。2004年,他提出“食品安全问题要‘齐抓共管’”的建议,受到政府部门重视,获得了当年的优秀提案。多年后的今天,刘贤金欣慰地说,“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监管环节理得比较顺,政府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基本形成了。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进程中,我们积极呼吁,摸索到了大方向。”
关注你的“米袋子、菜篮子” 因地制宜搞好绿色生产
刘贤金向荔枝新闻记者展示江苏自产的优质大米
目前,刘贤金和科研团队正在研究更加绿色健康的水培蔬菜,以及“全雨水”灌溉的优质大米。这在雨水丰沛的江南,算得上是因地制宜的法子。他向荔枝新闻记者透露,今年的提案也将围绕因地制宜安全生产,开展具有江苏产业特点的农产品安全保障模式探索,让工作实践和专业经验通过“两会”传递给更多人。“生产者要切实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主体作用,担起责任。主体责任到位后,政府就轻松了,老百姓也高兴了”。
临别前,他特地请研究室的同仁向荔枝新闻记者展示了江苏产的大米,“亮晶晶、油亮亮、香喷喷,以软糯为特色的江苏米完全有能力树立品牌!”多么滋味丰富的一句话,记者仿佛咀嚼到了字里行间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江苏发展的关切。
附赠文末彩蛋——哦不,文末“彩米”。这是省农科院将营养元素注入精制大米后的模样,2017年或投入市场。
“两会”和你有啥关系?答案尽在一蔬一饭间。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