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钟的
(作者王钟的,“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月16日,云南省曲靖市纪委决定对该市煤炭局副调研员唐训东违反生活纪律问题进行立案审查。原来,唐训东在作为驻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时,与当地妇女认识后,在微信聊天中有言语暧昧情况。接受纪委调查后,唐训东深感后悔,他没想到,一次任性随意的暧昧聊天会带来如此大的负面影响。
看到网上流传的微信聊天截图,一些人或许会产生疑虑: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似乎也算不了什么“大事”,顶多是道德不检点罢了,纪委严肃调查,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但是,正因为当事人是党员干部,而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所以严厉追究其责任才有规可依。
对公职人员提出较高的道德标准,是政治文明国家的共同选择。在西方国家,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引咎辞职甚至被弹劾的官员并不鲜见。在我国,公众对公职人员的公共形象也抱以很高的期待。一个公职人员的形象出了问题,影响的是整个政府系统的公共形象,进而影响的是公众对政府履职能力的信任。
尽管纪委调查发现涉事官员与当事妇女有老乡关系,但仍然无法平息人们对官员滥用公权力的质疑——在某种意义上,官员的“性优势”和“性特权”也是权力寻租的表现之一。向一位并不熟悉的妇女发挑逗的话,驻村干部身份无疑是其“底气”之一。利用权势在两性关系中占据主动权,开展一段不正当的关系,是问题官员在公共媒介中被屡屡披露的形象。
在类似官员的“性优势”“性特权”中,异性是否“自愿”其实是难以判别的。很多与官员开展不正当关系的异性,其利益甚至生存往往被官员所掌控,因此不得不曲意逢迎。正如在云南曲靖这起案例中,煤炭局副调研员在村里是个“大官”了,其直接掌控着扶贫政策能否在村里有效落实。相比之下,当事女性仅仅是一个村里食堂的帮工,不管是话语权还是在村中的发展空间都颇为局促。
正因为官员的“性特权”具有隐蔽性,因此社会一般趋向于认为官员在一段不正当关系中滥用了公权力。换言之,普通人生活不检点是道德问题,官员生活不检点则是纪律与原则的问题。为了防止公权力不恰当地影响两性关系,对官员不正当关系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必然选择。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新官员上任时,对其家庭情况予以公示,不光有助于防范家庭成员参与的腐败,也有助于公众对官员本人的生活作风问题进行监督。
在官员参与的不平衡的两性关系中,弱势一方遭遇官员的挑逗、骚扰甚至侵犯,往往无力反抗;为保全自身,不得不忍气吞声,这为外部监督和取证制造了障碍。除非当事人和与当事人有亲密关系的人站出来举报,否则在很多情况下官员的不检点行为很难公开。针对这种情形,要对采取一切合理的方法保护举报人,使其免受打击,更要避免“举报信回到举报对象的桌子上”的荒诞情景。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不正当的两性关系的关注,往往止于街头巷尾的议论,很少认真将其提上台面。然而,因为官员“性特权”往往牵涉到寻租,“性优势”归根结底是权力任性的表现,社会有必要坦率地讨论官员参与的两性关系。在政治文明程度高的社会中,在保留最基本的隐私权的前提下,主要官员与配偶的感情关系往往接受公众监督。官员在个人生活上是否检点,是否拥有和睦圆满的家庭,也应成为其是否胜任群众工作的标准之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官员个人生活不检点,何以让人相信其全心全意履行公共职责?官员约束手中的权力,也包括避免自己的下半身权力任性。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