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祖纪妍
(作者祖纪妍,“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北京大学电影学硕士,戏剧导演;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关注由戏剧改编而来的电影是从徐昂导演的《十二公民》开始的。那是一个尝试,戏剧导演以其特有的文本敏感度、对演员表演张力的掌控力和知识分子气质更浓郁的社会责任感打破了中国商业电影的僵局。从《十二公民》的振臂一呼却应者寥寥,到《夏洛特烦恼》以小博大两个月14个亿的“惊天逆转”,再到《驴得水》以3000万的投资勇夺豆瓣2016年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来自舞台剧的中国电影渐渐成为一种不可小觑的新力量。所以,当饶晓志导演的《你好,疯子!》被搬上大银幕的时候,依旧赢得了不少期待。
《你好,疯子!》具备一切由戏剧改编而成的电影的优点。
首先,它有一个相对精致并完成度很高的剧本。从商品属性上来说,电影与戏剧完全不同。现在的电影市场是一个“一掷千金”毕其功于一役的电影市场。再大的投资,再多的明星,再牛的宣传资源,电影团队能够在观众面前赢回票房和尊严的时间也大概只有2周。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很少有人有机会可以像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般修改已经被雕刻了的时光。但戏剧不同,戏剧是发展的艺术。投资量小,资本回收周期长,慢工出细活,好饭不怕晚,俗称“孵化IP”。一出戏也许每一轮演出只有十几万、几十万的收入,但一演就可以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每一次演出,导演都有机会加以打磨使之趋向完美。
《你好,疯子!》这部2013年就开始首演的戏剧,其同名电影2016年底才被搬上大银幕,中间的三年是剧本生长的三年。终于,有逻辑地讲清楚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再是对中国电影的苛求。
其次,《你好,疯子!》保留了戏剧改编电影一以贯之的高演技。每一位演员都倾尽全力地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们在凸显角色特点和保留人性复杂方面做得很好,既没有过度标签化又相当具有辨识度。最爱万茜和金士杰。万茜是这部电影的骨架,很稳当;金士杰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很生动。其他演员从舞台上到镜头前的转换,有时会有些生涩,但有他俩的支撑,一切都变得圆融。
第三,《你好,疯子!》的导演在叙述故事和自我表达之间实现了相当不错的平衡。这部电影的首要目标已经不是讲一个多重人格的心理悬疑故事,而是不断借附属人格间的相互关系,展现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不拘泥于你情我爱的选题视角,仅此一点,已经足以使它成为众多国产贺岁片中的一股清流。
戏剧改编电影最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莫过于导演能否把舞台上的假定性合理影像化。戏剧是在场的艺术,舞台上的真实感很大程度上依靠观众与创作者默契的契约精神。而电影却是造梦的艺术,我们永远期待银幕上的世界可以以假乱真。在这一点上,《你好,疯子》也是相对优秀的。为了营造一个阴暗、恐怖的幽闭空间,导演割舍了很多戏剧版本上的“绅士喜剧”元素,使之看起来真像一部《禁闭岛》似的严肃悬疑片,而非搞笑片。
然而《你好,疯子!》依旧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前60分钟努力营造的电影感,在揭秘这是一个关于多重人格的故事之后荡然无存。安希长时间地直视镜头飙演技尚且能忍,但对想象中的伙伴挨个煽情实在有些学生气。更何况无论是前面七个疯子的政治暗讽和人性披露,还是后面万茜演技大爆发的多重人格,都给人以极强的套路感。全片下来,总觉得这是一部经典电影桥段的大拼盘,题材老不怕,桥段旧也不怕,但总应该给观众一些具有原创力的新角度吧。“新”的缺乏,使这部点整体上缺乏生机。
但,即便如此,《你好,疯子!》也堪称最近国产电影中的诚意之作。也许这部电影在珠玉在前的“精分片”界,缺少艺术上的突破,但绝对称得上一部合格的、达标的、符合工业生产标准的电影商品。少一些噱头巨制,多一些这样中规中矩的小成本商业电影,也许中国电影市场能渐渐变得更良性循环一些。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