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利机长》:重塑英雄观|荔枝娱评

2016年12月10日 08:49:11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曾于里

  (作者曾于里,“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文化评论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萨利机长》大牌云集。该片由执导过《百万美元宝贝》《不可饶恕》等多部经典电影、并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由“好莱坞常青树”、两度获奥斯卡影帝的汤姆·汉克斯主演。影片在北美上映后好评如潮,12月8日开始在大陆上映。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客机在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在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迫降。最终,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这是空难史上最振奋人心的一次水上迫降。

  依照观影经验,很多人以为《萨利机长》会是一部中规中矩的美式主旋律。重大事件+灾难题材+英雄主义,可依照事件顺序展开:千钧一发、生死关头、临危不惧、化险为夷、皆大欢喜,层层推进突出人物的高大全,彰显美国个人至上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但《萨利机长》没有落入这样的窠臼。

  影片是从对英雄的质疑开始的。

  萨利成功完成了一次惊险的水上迫降,成了全美国人心中的英雄。但此时他却面临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审查:尽管飞机最终成功降落在哈德逊河上,但审查委员会倾向于认为萨利做出了一个不仅错误而且危险的判断。因为经过计算机模拟测试,飞机完全可以降落到机场,水上迫降并非唯一的选择,更不是最好的选择,那萨利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萨利面临失去信任、失去工作的危机。审查委员会非常苛刻,步步紧逼,萨利陷入痛苦的自我怀疑之中。

  电影的重心并没有放在萨利那208秒危险营救上,相反,它突出审查委员会对萨利的怀疑。直到最后,电影才来了一个“最后一分钟营救”:萨利质疑审查委员会的模拟飞行,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人。在从来没有先例的极端险境里,一个飞行员不可能像计算机那样冷静做出最准确的决定,何况计算机的“冷静”“准确”是在他的经验基础上推演的。当审查委员会在208秒中扣除人反应所需的35秒后,模拟飞行的结果显示,如果萨利真的听从调度台飞回机场的决定,那只有一个结果:飞机撞击到地面的障碍物,机毁人亡。

  《萨利机长》有着美式主旋律影片的一切元素,导演伊斯特伍德又是拍西部硬汉片的高手,他最爱的故事类型就是一个英雄挑战世界、拯救所有人,但《萨利机长》却摒弃了驾轻就熟的套路。的确,萨利在危急时刻拯救了所有人,但他却不以这208秒来判定自己。电影中,萨利向副驾驶抱怨:“滑稽的是,我40年来运送了上百万乘客,可到最后,208秒就给我盖棺定论了。”而当从被赞扬的高峰,跌落到被质疑的低谷,最后又重新被还以清白的时候,萨利也只是对副驾驶说,“we did our job”,我们恪守职守了,仅此而已。

  《萨利机长》让人联想到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二者有微妙的相似处,即导演不约而同地对既往英雄观进行反思。无论是比利,还是萨利,都是“有人在表扬他们一辈子中最惨的一天”,并以这一天来判定他们英雄与否。萨利是个英雄,但不仅仅是因为他208秒的营救,而是因为他40年的恪守职责,就像比利是个战士,不是因为他的战斗刚好被新闻拍到,而是因为他抛弃生死真切地身在战场。我们相信人们对英雄时刻的执迷,是出于对英雄真正的尊敬,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时人们追捧的只是“英雄”这个光环,却忽略了英雄时刻以外,英雄作为凡人的真实感受。

  不把英雄神化,而是对真实人性的软弱加以温柔抚慰,对人性蕴含的伟大和勇气致以深沉敬畏——这才是《萨利机长》触动人心的地方。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