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报全媒体讯 12月7日,常州晚报记者在武进区溪湖小镇小区内20千伏溪湖配电站里看到,一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沿着轨道进行着配电设备的巡检。这是常州市首个配电站所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不但能对电力设备进行24小时监控,还能发现很多过去工人巡检肉眼不能察觉的故障。
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器人原始“身高”为1米,移动到相应的配电柜前开展巡检工作时,“身高”会随需求进行伸长,最长能达到1.8米。国网常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配电二班班长朱滨介绍说,该机器人身上装有摄像机、红外测温、局部放电检测仪等装备,摄像机对电力设备的表计示数、灯光显示、位置指示等图像进行扫描同时与正常状态的图片开展智能图像识别,若发现异常则进行报警信息推送。
红外测温则是对电力设备开展温度测试,当温度超过正常情况下的设定值,也能推送报警信息。局部放电检测功能主要适用于一些关键的电力设备在异常运行情况下产生放电现象的检测,该功能能帮助供电员工发现平时肉眼很难发现的问题。
在常州科教城内110千伏科教城变电站的10千伏开关室内,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进行着最后的调试工作。据供电公司延政变电运维班值班员郑蓉介绍,机器人平时在初始位置可以自主充电,充满一次电可运行5到6小时。以科教城变电站的10千伏开关室为例,室内约40多台开关柜等柜体,平均每个柜体所需巡视时间为3分钟左右,也就是机器人充满一次电,可至少进行2次设备的全面巡检。
“在周期性巡检、应急性巡检和应需性临时巡检三种模式中,我们可以自主选择,实现了对设备的24小时监控。”郑蓉说,机器人在发现缺陷后,系统能自动生成设备缺陷报表并报警。最重要的是,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变电站和配电站内的设备巡检率将大大提高,缺陷和故障查找的精准性和及时性也将大为提升。同时,变电、配电站所的人工巡视周期可因此拉长,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工成本。
据悉,到今年年底,武进区内138座配电站和10座110千伏变电站将正式使用这种智能巡检机器人。
(奚青兰 王佶江 汤怡晨 文摄)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