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死,笃慎的生(“老去的生命”主题征文来稿)

2016年10月26日 10:33:1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从9月26日重阳节开始,我们即陆续发布“老去的生命”年度主题征稿活动入围作品;10月20日24:00活动已正式截稿,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文/周妍

  活人来写死的命题,有不尽然之处。因为凡是活着的人、包括声称濒临死亡边缘或者有过死亡体验的人,都没有真正“死过”,因此,这样来谈论死是不客观的。

  我们能谈论的,都是死亡边缘的东西,比如自己死去的想象,亲友故去的回忆,公共人物离去的热议,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心态、感受、价值观。

  轻佻的话语

  我想,从即将死去到死去这段过程是痛苦的。

  而如何面对这个过程,很多文章的笼统说法是——直面死亡,或者乐观面对。这种观点的逻辑是,既然死亡无法改变,那么,能调整的就只有人的心态了,境随心转,心态乐观的话,处境也许好一些。

  但是反过来想,用好一点的心态去面对死亡,死亡带来的痛苦就会减轻吗?

  曾经去看望过癌症病人,我按照世俗的套路,说:“您要充满信心,乐观面对。”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很心虚,因为癌症很痛苦,我对一个与死亡作斗争、被痛苦折磨得瘦骨嶙峋的人不知痛痒地说出“乐观”二字,真的是很残忍。

  看看纪录片《人间世》,那么多被病痛、死亡驱赶的家庭,旁观者闻之伤心泪流,恨不能与之分忧,哪还能说出乐观面对四个字?

  肌体痛苦,也许是一刹那的痛苦,也许是被折磨许久的痛苦,那么真实、具体,从来不可替代,不可转移,也没有感同身受可言。鼓吹他人用好的心态面对死亡、甚至所谓拥抱死亡,是轻佻的、不负责任的话语。安慰自己要乐观直面死亡,看似勇决,其实是自我麻痹,当死亡的痛苦降临的时候,你已经无暇顾及“乐观”这份诗情画意了。

  能写下乐观二字,恐怕是对着电脑屏幕臆想的吧。

  傲慢的人类

  如果说,在人死亡的话题上很多人还稍带审慎的话,那在动物死亡的话题上,人类就傲慢得多了。此为证:看到死亡的话题,很多人直接联想到的是人类的死亡。动物的死,好像是我们忽视掉的东西。你看,人类真是有够傲慢的。

  世间有情岂止人类?动物在因我们的口腹之欲而死的时候,也要面对被杀之前的恐惧和妻离子散的悲哀——这在人世间,是大悲恸,而在动物界,好像是天道:食物链、弱肉强食……很多无法抵抗的道理能够解释那些动物为什么要因我们而死。

  犹记得纪录片《海豚湾》里,海豚被屠杀时尖锐绝望的哀号,那一片被血染红的腥臭的海,制作团队目睹这一切流下的泪水,渔民在捕杀海豚后轻松而轻蔑的笑谈。这个纪录片引发的争议不止于海豚的遭遇,也在于无解的逻辑问题——你觉得捕杀鲸鱼太残忍呼吁禁捕,那其他的动物呢?如果推行吃素,你怎么知道植物就是没有感情的?恻隐之心在果腹的问题上真的不奏效。

  其他物种要用死来给人类的发展让路。这个代价太壮烈太沉痛。我们说物“哀”其类,不说物“乐”其类。这个词,大概就是教我们:人类,收敛起傲慢,天下没有理所当然。

  向好的修行

  动物的命运被人掌控。人的命运能被另一个人掌控吗?

  杨改兰杀死自己的孩子后自杀。有人说,是因为贫穷的绝望。这份辩解难以收纳,我只看到孩子被杀死,他们失去了自己选择生存、成长、死去的机会。杨改兰杀死孩子的罪孽不会因为贫穷的借口而消解,杀戮就是杀戮,死亡就是死亡。任何正当理由都是在为冰冷残酷的死亡化妆。

  “大都好物不坚牢”,好物到底是因为自身不坚牢的属性陨没,还是被外力所摧倒?我不希望被他人无辜杀死:因他人的暴戾而死,因他人的疯狂而死,因他人的失职而死。我希望,死,只与自己有关。推演开去换个立场,我也希望,别人的死,与我无关。所以,我们要修炼善良、克制、守职,让他人不因我们而死,在该承认人祸时不以一句无常代之。

  死后的评价呢?有人为死者谀墓,有人向死者吐口水。舆论喧哗,不按照个人的意志发展,“死者为大”也挡不住尽管负面但真实的评价。谢百三死后,有人评价他为散户发声是大正直,有人评价他课堂宣扬功利主义是大羞耻,孰真孰假?

  试图用众多评价中的一个来为死者定性往往很难,因为人太复杂。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生当作修行,尽量向善向好,让负面评价失去根基。

  所以,活着,是一件很笃慎的事情。好好地活,死后才不至于太难看。

         (为保证竞赛公平性,所有稿件除错别字外,不做任何编修,投稿请至lizhirp@163.com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