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死亡(征文来稿)|00后说

2016年10月24日 10:03:4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从9月26日重阳节开始,我们即陆续发布“老去的生命”年度主题征稿活动入围作品;10月20日24:00活动已正式截稿,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文/王安楠

  一直觉得医院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每天,都上演着发自肺腑的喜悦,抑或,撕心裂肺的痛哭。从在出生证明上印下小脚印,到永远闭上眼睛,这之间,每一个人都经历着一段奇妙的旅程,只不过你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在哪里以怎样的一种方式结束这场旅行。在这个日益包容的社会里,死亡,或许不再是那么讳莫如深的话题,每一个生命个体去思考自己的老去,死亡,或许答案有所不同,但是,收获的,是自己内心的升华。

  我们没有办法亲身去经历死亡,然后去写下自己的感受。也许,自己至亲、挚友、偶像离你而去时,那种感觉是任何演员都无法演绎出来的。

  在刚开始记事的时候,一位年纪很大的亲戚撒手人寰离我们远去。我的母亲带着我前去吊唁,只记得走进楼道以后烟味便呛得我喘不过气来,母亲领着我来到遗像前,烧了香,磕了头,屋里其他人的眼角都留着泪痕,我也就跟着几滴泪水。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死亡”这个概念。

  后来逐渐长大了,也有许多身边的老人突然就离我而去了,可能和他们的接触时间不长,也许就是逢年过节去做客而已,所以其实我是对于“死亡”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的。

  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的,理解“死亡”真正含义的,是他。

  8月3号晚上九点,刚从新街口下课,我妈电话就来了:“你先回家睡觉吧,我们在奶奶这边?”我发觉事情不太对劲,追问道:“怎么了?”我妈顿了一下,说“爷爷去世了。”在公交车上的我懵了,到了下一站就下车,狂奔,不知疲倦。

  走进楼道,来到了熟悉的大门口,门开着的。正对着门的,就是熟悉的爷爷的照片,他笑得还是那么的慈祥,仿佛就真的站在我面前一样。我揉了揉自己的脸,不肯相信这一事实——三天前还和我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的爷爷就这么突然没了!!!客厅里坐满了大人,小姑妈扶着奶奶坐在沙发上,满脸泪痕,大家脸色凝重,父亲和姑父站在厨房,一口又一口地抽着烟。我忍住泪水,走进卧室,然后,痛哭。这是不由自主的,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死亡,会是这么突然的一件事情。阴阳相隔,不过转瞬之间。

  三天后,遗体火化,我又哭了,从灵堂一直哭到墓地前。是啊,我熟悉了近二十年的身影,如今已是一堆灰烬,长眠在那小小的骨灰盒中,那个慈祥和蔼的老人,那个关心我十六年的老人,那个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老人,那个给我讲他年轻时候去西北的故事的老人,那个年轻时在中华门外抓小偷的老人……就这样和我不辞而别了。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思考着:死亡,究竟是什么?

  从一个人降生开始,就不断成长,当然,也可以说是不断老去。在现阶段的人类社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也许会亡于交通事故,也许会殒命于癌症,也许会安静在睡梦中结束一生······结局不一定相同,但是这结局意味着,你在人世间的体验,也就到此结束了,没有任何起死回生的余地,正如世上没有后悔药一样。

  在离开这可爱的五彩的世界时,有人不留遗憾,但更多的人总是带着遗憾走的,就这么不辞而别了。

  所以,作为生者的我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见第二天的日出,但是,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活着的每一天都要让自己活得精彩,不留遗憾!让我们的每一天更加充实,活得更加有意义,该说的,该做的,就赶快去完成吧!也许,错过此时,此生无缘。

  最后,借用古人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轻于泰山。只有当我们正视死亡,生命才会更加有意义,更加让自己满意,让自己随时都能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为保证竞赛公平性,所有稿件除错别字外,不做任何编修,投稿请至lizhirp@163.com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