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希望还能找到回家的路(主题征文来稿)

2016年10月24日 10:01:3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从9月26日重阳节开始,我们即陆续发布“老去的生命”年度主题征稿活动入围作品;10月20日24:00活动已正式截稿,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文/月影流沧

  10月9日,全国老龄办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最新报告显示全国老年人有18.3%的老年人为失能、半失能状态,总数达4063万人。也就是,说全国有近两成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而老年人对的家庭环境和身体状况不适应的变化超过了六成。

  失能老人最近成为网络热词,何谓失能老人,顾名思义就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判断也有标准,比如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失能的主因还是因为失智,除了生活不能自理,其中大多失能老人还经常容易走丢。据民政部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统计,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走失约1370人。

  走在路边,我们会经常看到电线杆上贴有寻人启事,大多都是老人。一张老人照片,旁边打上多个体现焦急和重金酬谢的感叹号,折射出这些子女对老人照顾不周但又恪守孝道的矛盾心理。

  每次看到这些张贴的启事,我总会在想,此时他们的父母在哪里。你想,一个孤寡老人,可能离家才刚走出几百米远,突然想不起来回家的方向,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看着路边飞驰而过的汽车和行人,耳边传来汽车喇叭和建筑工地的嘈杂声音,内心肯定是十分无助和惶恐。老人喃喃自语,呼唤着爱人或者子女的名字,但是无人回应也无人理睬。老人慢慢踱步,像似行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又像行走在太空中,周边一片真空,此时大脑也是一片空白,离家渐行渐远,迷失了方向。

  他们的子女在张贴启事的时候,老人或许在某个觉得安静的桥洞、在幽静的树林,又或在杂草丛生的湖水边,越想越是细思极恐。但我总是期盼着这些老人每次总能被好心人发现送到了派出所,然后民警根据他们零星记忆找到老人子女,最后家人团聚,一切是虚惊一场。

  美国有部电影叫《返老还童》,讲的是男主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后越活越年轻倒着成长,最终已一个胎儿的模样结束一生。其实人的一生不管是正着成长还是倒着成长,一个人都会慢慢地趋向失智的状态,所以说老人都是越活越小,越是像小孩般需要照料。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上有老下有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近几年来,这种现象造成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因为两边都要照顾,顾此失彼总有一方会照顾不周,小孩走丢、老人走失的新闻常有发生。

  所以对于老人来讲,更需要社会的多元化服务。养老保险机制的健全,养老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都是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我觉得失能老人更需要的是居家养老模式。

  目前大部分家庭习惯于把老人丢在传统养老院,但从绝大多数老人的感受来讲,这代表着亲情的逐渐缺失。而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和医疗的全面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一方面解决了传统养老院亲情淡薄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个人家庭子女分身乏术的无奈困境,让失能老人能有周到的日常护理,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当你老了,不会要求子女多做什么,总会担心连累他们,唯一希望的就是能享受到这个社会更新型和更全面的养老模式。当你老了,真希望能有这种居家养老模式,每次总能找到回家的路。

     (为保证竞赛公平性,所有稿件除错别字外,不做任何编修,投稿请至lizhirp@163.com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