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红都瑞金,我们"重走长征路"的摄制组来到了江西于都 ,1934年10月8号到10月17号,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以及红军主力部队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等地陆续抵达了于都县城 ,8万6千多人的中央红军部队,在这里集结休整了长达10天之后,正式踏上了远征之路,这一过程,国民党军队竟毫无察觉,堪称奇迹。在有关长征的著作中,魏巍写的《地球上的红飘带》是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于都,正是这"红飘带"的起点。
于都,迄今已有2217年的历史,是赣南建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距离瑞金约80公里。我们驱车只需四十多分钟,就能抵达县城。但当年,中央红军从瑞金前往于都,花了一天多的时间。
江苏台记者李帅:我身边的贡江,流经现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穿城而过,因此,当地的老百姓也叫它于都河,现在通过我们的航拍画面可以看到,于都河上架起了红军大桥,长征大桥以及渡河大桥等在内的33座大桥,往来于都河两岸已经十分的便捷了,而在八十年前,于都河上,是一座桥都没有的,红军主力部队,来到这里集结,准备长征第一渡的时候,那种难度,可想而知。
【红军主力西行远征 吹响集结号】
1934年,毛泽东在于都调研到的情况为中央下决心从于都方向集体突围开始长征,起到了探路作用。一方面,于都早在1929年4月12号,就成立了赣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于都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为中央红军集结奠定了可靠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国民党主力当时已分别由东到西紧缩包围圈,直逼瑞金,只有于都、安远一线,由国民党粤军只布防不进攻,对红军有利,其丘陵地带,也便于大部队隐蔽。最关键的是,于都与中央领导机关及各军团长征前所处的位置,路程较为均等,便于统一长征出发的时间。
于都县博物馆副馆长张小平:你像红一军团,是在兴国。红三军团在宁都,红九军团在福建长汀这一带,红八军团在兴国,这些部队到于都都是相等的距离。他们撤离战场后,距离于都,都在八九十公里。便于部队的协调动作。包括中央机关,中革军委,都要于都来集结休整。
8万6千多人的中央红军部队在于都集结,并且还要不动声色地进行秘密转移,这对于当时拥有34万人口的小县城来说,压力非同小可。
于都县博物馆副馆长张小平:在相距于都不到50公里的地方,就是白区了,对我们于都人民来说也是一种压力,除了经济压力,人力物力的压力,还要对红军在于都休整期间保密的压力。红军战士就分布在各个村中当中,来隐蔽休整。
【30万于都人,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里,再现了于都百姓为避免敌机侦察暴露目标,深夜架设浮桥的场景。1934年10月17号到20号,于都百姓调集了800多条船只,在60华里的于都河上,架设起五座横跨400多米宽水面的浮桥,帮红军渡河。
于都县博物馆副馆长张小平:下午5点半之前搭浮桥,第二天早上6点半之前,把浮桥拆掉,架了拆 拆了架 15次之多。拆桥,沿河两岸有很多大榕树,浮桥往两岸靠就可以隐蔽起来。沙滩山的足迹要扫掉,不要留下痕迹。命令里面还规定了,六个挑夫,只能有一把火把。
李明荣,今年74岁,他的父亲李声仁,就是当年帮助红军渡河的船工。
于都市民李明荣:小船载七八个左右,最多十个人,大船载将近二十个人。不给生火,不给出声音。我父亲他们就靠自己熟练的技术,撑篙把红军送过江。因为是体力消耗比较大,半夜的时候,肚子都咕咕叫了,想搞点饭吃,他们想到红军说不能生火,就拿起一把生米,吃下去,再喝点水。就这样。
就这样,头天傍晚架桥,次日凌晨拆除,还有20多条船只往来于都河两岸,保证红军每天能够顺利夜渡。深秋星夜,于都河畔上回荡着一曲曲壮士骊歌。
【支援红军 于都人民倾其所有】
这样一曲送郎调,在于都传唱了80多年。包括于都在内的苏区各县人民,为中央红军主力集结突围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里,一幅幅图片和一串串数字,说明了于都人民在扩红参军、借谷征粮、派丁调夫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对红军的血肉深情。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讲解员肖国玉:长征时,八万六千多中央红军中,有一万七千人,是于都人。也就是说,每五个红军战士,就有一个是于都籍的。在我们于都,母亲送儿子去参军,兄弟俩一起去参军,新婚夫妻第二天就要分别的场面,是时时可见的。
于都县博物馆副馆长张小平告诉记者,在得知红军出发前每位战士需备足四天的口粮时,于都父老乡亲开始没日没夜地为红军准备粮食。
于都县博物馆副馆长张小平:都是靠手推土笼,加工成粮食,机器不下岗,人轮流上岗。红军八万六千多人,一个人一天一斤,带走了36万斤的粮食,相当于于都全县百姓一年的口粮。最后,老百姓只留下一些粗粮,自己吃。
于都的一些客家老宅的房前屋后,至今还空缺着许多门板。房主说,这些都是当年捐去给红军搭浮桥用了,再也没有拿回来。
于都市民刘光沛:像我们这个家族,门板,店铺板,还有床板,都拿着支援去搭浮桥了。在我们东门那里,有个曾大爷,他把棺材板,都捐出去了。当时周恩来,军委副主席,也很感动,就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苏区时期的一则报道让人感觉很震撼:中央红军长征前短短5个月内,苏区各县人民家家户户就像竞赛一样,赶制出了20万双草鞋,给红军带上了长征路。
【拜师八旬老人 学打草鞋不容易】
江苏台记者李帅:在于都,会打草鞋的老人已经不多了,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步前村,我们要拜访一位陈罗寿老人,他将给我们教教怎么打草鞋,我们也将体验一下。
陈罗寿,今年81岁,打了近70年的草鞋,他的父亲也是在长征中牺牲的红军战士。在他手边打草鞋的工具,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当年,于都百姓,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为红军赶制草鞋的。
陈罗寿:打一下子,这个是松的,要把它固定牢,这就拉紧了。
将挂在草鞋耙上的麻绳绷紧,四五根打软的稻草搓成一股,在麻绳间来回编织,从鞋头打到鞋跟,期间还要不停地添加稻草,看似不复杂,但每做一步,陈老心中都有严格的标准,这样的草鞋打出来平整紧实。对于熟练的人来说,打这样一双草鞋需要三到四个小时。而这些草鞋,对于红军战士来说无疑是相当实用的。
陈罗寿:爬山,每个红军要两双,上坡会打滑,石子会打滑,这个草鞋就不会打滑。
这打草鞋到底难不难,上手试试才有体会。
江苏台记者李帅:每一根绳子一般粗,我打的太细了。我觉得,我不能再打了,我再打这个草鞋就真的废了。我就打了十几分钟,我这个手上特别的疼,可见我们当时,在长征的时候,我们于都人民,就在这样的祠堂里,为我们的红军,一双一双地编织这样的草鞋,连日连夜地编织,有多么的不容易。
穿着这样的草鞋,走了几步,其实感觉挺舒服的,底面的贴服度还是挺高的,今天虽然我没有机会体验穿着这样的草鞋,像红军那样,翻山越岭,是会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是我们能够体会到,我们于都人民,为长征的队伍进行准备的,一个辛苦的过程,也印证了周总理的那句话,于都人民真好,苏区的人民真亲。
【长征源 新长征】
夜晚将至,于都河两岸灯火阑珊。此情此景,与当年红军悄悄地从这里出发开始长征,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将结束于都的采访,回到长征出发地广场,我们遇到了一支由红军后代组成的合唱团。于都人告诉我们,这样的公益演出,每周都会上演两次。(现场演唱《红军渡 长征源》五秒左右)
"长征源"合唱团成员:我们都有工作单位的,我们都是业余的不是专业的。主要做志愿者,在广场,进校园,进工厂,进乡村。
现在,合唱团的成员已经有169人,演出场次超过了200场,像当年从这里出发的红军一样,他们的演出也已经走出于都,北京、山东、广东、广西,都留下了他们的歌声,用他们的话讲,这就是他们自己正在走着的新长征。
江苏台记者李帅:在长征的出发地,听到这些发自肺腑的红歌,仿佛把我们再一次带进了那段历史,而这些红军后代,因为一份信念和传承,把红歌唱遍了中国,十多年前,于都这座小城与红军结缘,今天长征已经成为了历史,而对于享受幸福的于都人来说,已经把长征精神,注入到了自己的血液当中,就像这蜿蜒的于都河,长征精神,还将继续在这里传承。
离开于都,我们重走长征路摄制组,将沿着中央红军所走的路线,继续西进,下一站,广西全州,在那里,红军用巨大的牺牲突破了国民党的第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也因其惨烈,永载史册。在那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再次浴血升华。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