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于里
(作者曾于里,“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文化评论者;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又是一年中秋。记得孩提时候的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就是中秋,因为老妈的工作单位会发月饼。在物质不丰裕的年代,对小孩来说,月饼是稀缺昂贵的零食。当然,也不仅是能吃月饼,到了晚上全家人会共同到户外赏月。在农村,看到圆满的月亮并非难事,我却依然觉得中秋节的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最特别,因为是家人聚在一起看的。但时下,中秋节似乎不再这样过了。
生活水平提高,大型商超里的月饼种类琳琅满目,于小孩来说早不是什么有吸引力的零食,注重养生的成年人还得提防着月饼里有多少脂肪和热量。在水泥森林的城市里,夜晚抬头能看得到雾霾或霓虹灯,但可能看不到月亮,何况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已经无暇抬头仰望星空。许多人依旧在过着中秋节,仅仅因为这一天是法定假日,又是一个送礼疏通关系的时机。听说每年中秋是北京最堵的时候之一,因为大家都在送月饼的路上。
节日的氛围变淡了,但消逝的并不仅仅是节日氛围。节日不仅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就像赏月,盛满中国人对故土的依恋、对天伦之乐的向往、对时序更替的感喟,氤氲着延绵千年的情感、审美、哲思。当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消失,寄托于传统节日的文化积淀和情感密码也会跟着消失,传统节日最终可能丧失鲜活的生命力。
当然,也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持续向我们生活渗透的互联网必然改变传统节日的形式,刻板追求所谓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是抱残守缺的文化原教旨主义。的确,在某种程度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新的节俗文化正在形成。春节如此,中秋节同样。
比如走亲访友,微信一个中秋快乐的问候即可;赏月不必到户外,到窗外拍张照片发朋友圈,刷一刷朋友圈就能看到无数圆月;也不见得非要团聚,即便真的回家吃顿团圆饭,每个人同样手持一个终端,各看各的、各聊各的……
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过节的形式也丰富更新,本无可厚非,毕竟传统不是死水、不是静物。但令人担忧的是,建立于现代化与互联网基础上的种种过节新形式,能否承担得起传统节日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一种习俗要沉淀为一种文化,不仅需要广泛的参与度,也需要时间的沉积,方能最终固化为一种集体记忆。但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凡事求新求快,新颖的过节形式今日流行,明日消失,能否最终沉淀成为一种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文化?如果不能,若干年后,在互联网浸润中长大的孩子,有关节日的集体记忆将变得零散而破碎,是否是件好事?
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是文化的守成定力。互联网虽改变着春节的某些具体形式,但29.1亿的春运洪流证明了它的文化内核仍深植国人心中,即关于“回家、团圆、亲情、乡土”的共同情感。很难想象,当团聚的仪式感也被全部消解后,那些有关团圆、和谐、感念亲人与故土的文化情感将如何安放?
所以,不妨偶尔过一次传统的中秋吧。赏月,团聚,访友。久违的仪式感中,或许会有一种别样的情感体验。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