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报这碗鸡汤,能改革吗?|00后说

2016年09月02日 11:26:3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罅隙

  (作者罅隙,99年生,扬州市高中三年级学生;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参与设计的黑板报

  又是一年开学季。搬进新的教室,多媒体讲台、投影仪、LED触屏电子白板……无不彰显着这个时代的科技魅力。教室后面那一块擦得锃亮的黑板是留给黑板报的,这大概是更新的教室中最有历史的,满满的年代感让人猝不及防。

  黑板报并非学校的专利,但学校却是黑板报最盛行最持久、甚至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的地方。然而,一届一届学生不断更替,教学方式和环境都不断改善,我们却注意到板报文化在时代的潮流下越走越缓,甚至止步不前。

  比如说,有多少学校九月的黑板报主题还是“新学期新气象”呢?

  黑板报的主题一直是学校的统一要求,其重要性,就好像黑板是精神别苑,主题便是礁石上的铜铸铁浇,是一切的基底。但似乎从小学开始,“新学期新气象”这个历史性主题的地位就没有谁能撼动过,身边还跟了一些例如“爱国、安全、环保”的忠实追随者,年年都要大幅重复,张牙舞爪地刷着存在感。即使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阅历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要求的提升……一切飞奔着向前,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屁孩了,但我笔下的黑板报还是那位“大爷”。

  更不用说在升学压力之下,为了时时刻刻给学生们用小鞭子抽一抽、紧紧脑袋瓜里的那根弦,恨不得把“中考”“高考”几个大字用鲜红的色彩铺满黑板,以达到一种学生偶一抬头见之,立刻打个哆嗦吓回到书本里去的效果。夸张地说,就像是监狱里白墙红字的“改过自新”。

  要求归要求,学校的硬性主题之下,学生们推陈出新的愿望好像是初春泥土里冒的芽。粉笔换成了色彩更丰富的广告涂料;绘画也从简单的几笔波浪底纹,到戴着红领巾的男孩女孩,到大幅的星空景色或是近日里流行的动漫角色肖像……更好些的,在给定的母题之下寻找合适的子题,加之独特的表现方式,媲美商店里的广告宣传画。去年从高三楼边走过,就被一幅壮丽的黑板报吸引住了视线——同样是“高考”主题之下,左龙右凤,昂首挺胸,明黄艳橙亮红,生动得几乎要从黑板里跃出。

  当自己今年将要着手黑板报的时候,一同学的创意让我们兴奋起来。几番修改,阿喀琉斯,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被善画的同学搬上了黑板。寓意着“战争”即将开场,寓意着纵使我们各有缺点,正视之,仍然可以做自己的英雄。为了搭配这个霸气的画风,我们在泰戈尔的《飞鸟集》里找了一句话,修改后作为标题——我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惊奇。惊奇,是哲学的开端;存在,是哲学永远的探索。不禁为这样的设计自我陶醉。班主任皱眉看了一会儿,有点不好意思地开口——我觉得你们最好还是把“高考”啊“拼搏”啊之类的提一下吧。我们“绝倒”。

  最后为了求得平衡,我们还是不甘不愿的熬了鸡汤,用了近些年比较流行的“励志警句”,但到底要比“改过自新”好。

  我不禁在想,黑板报它的意义何在——仅仅是每个月为了一张奖状的任务吗?该为谁出——难道是为了参与评奖的老师吗?最后,到底应该怎么出,适应时代又具有宣传力量和文化传播意义的黑板报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在成长的道路上边走边叹、夹叙夹议的自由空间。但在陈规之下,单单是在网上百度一下相关主题,鸡汤要多少有多少,这些过了气的鸡汤又对振奋士气有多大的帮助?特别是当它失去了夺人眼球的魅力,学生都不肯看它一眼,花在上面的时间还不如大家一起多刷两道题。

  说到底,关于现代黑板报的救赎,这场自下而上的“改革”,还需要学弟学妹们的不懈努力!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