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黑白韩春雨:标签化想象早已脱离科研本身

2016年08月03日 14:30:2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毛俊

  (作者毛俊,“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几个月前,韩春雨论文刚发表的时候,“诺奖级”是形容其研究成果的标准配置,好像不提“诺奖级”就没把韩春雨的名字说全似的;而现在,搜索韩春雨,“诺奖级”的标配仍在,后面却多了“疑造假”三个大字。以前的“诺奖级”和现在的“疑造假”标签联系,顿时产生出不可估量的化学反应。学术上的正常讨论,变为了舆论上的大热点。 

  从取得“诺奖级成果”的“三无学者”(无海归、无头衔、任职院校非名校)学术男神,到身陷于“疑造假”舆论旋涡中的反转新闻主角,围绕着韩春雨的黑白议论,始终没有脱离标签化的想象,而这种标签化想象早已偏离事实本身并且误导大众。  

  最初,“三无学者”的标签曾将韩春雨包装成为一个苦命英雄,似乎越“三无”越显得难得和光辉。但那么多中国本土培养的院士专家,不都没有海外背景吗?那么多杰出学者,不都是从没有头衔的“愣头青”成长起来的吗?在科研的道路上,像韩春雨一样做出成果的本土学者多得很。至于说他任职院校并非名校,那有些人一定忘了韩春雨毕业于著名的协和医科大,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强勤——要知道绝大多数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没有让院士指导自己的机会呢。已经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课题基金的韩春雨,绝对算得上名校名师出高徒的代表。  

  本来,现阶段的韩春雨,起点是院士的学生,终点是优秀的研究成果,可一旦贴上草根意味的“三无学者”和不切实际的“诺奖级成果”标签,无形中就将他的起点拉低而将他的终点抬高,如此巨大的“带宽”,远远偏离了事实,除了让人感慨这样的成功可遇而不可求,还能有什么正面效应呢?真的打算用这种掺了水且难以实现的例子去激励大众吗?

  至于“诺奖级成果”的标签就更加离奇。这是哪位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的评价吗?亦或者是诺贝尔奖评委会的赞誉?从发表研究成果到拿诺奖有那么容易吗?对韩春雨而言,天天念叨能拿“诺奖”可能成为一种压力,几年后,能拿诺奖但很久没拿可能演变为巨大的压力。如果能拿却没拿,反倒哪天弄出什么幺蛾子,那就不是压力而是流言蜚语的骚扰,这种骚扰纯粹是那些不厌其烦叫嚷着“诺奖级成果”的人没事找的。而现在,当“疑造假”标签出现的时候,骚扰就真的来了——

  对一名科研工作者而言,学术造假是非常严重的指控,但目前韩春雨研究成果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只是“实验不可重复”,大众舆论在由此推测暗示甚至使用“学术造假”这个词的时候,就令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互撕:一种人说,明明可以比肩诺贝尔奖的成果,国外专家偏偏指责他造假,一定是想剽窃数据,真是居心叵测。另一种人则说,造假大发了吧,诺奖级别的牛也敢吹,打脸打到国外去了。请问这种毫无营养的互撕,谁是始作俑者呢?  

  乱贴标签带来了喧宾夺主的后果。关于韩春雨的一切讨论,本来不该围绕“三无”、“诺奖”、“造假”这些根本没说到正点上的花边标签来打口水仗,而应该围绕着科研本身。例如国际上到底是哪些人在质疑韩春雨的研究成果?他们的质疑有多少分量?质疑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实验结果不可重复究竟不可重复在哪里?说得更远一点,每一项研究成果最终都有可能运用到商业中去,韩春雨的成果如果商业化,有没有可能对现有技术产生冲击?那些可能受到冲击的企业的技术人员对待韩春雨的成果又是什么态度?讨论这些问题,难道不比纠结于“疑造假”的绯闻深挖和遥遥无期的“诺奖”有意思得多吗?  

  如果几年后,我们再提到韩春雨,大部分人只能记住他曾经“疑似造假”,或者他最终成功洗白,对于在大众中推广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疑造假”的标签被贴得太多,我最初看到韩春雨新闻的时候居然错把他当作韩国的黄禹锡(科学家,因干细胞实验造假而被判入狱)。希望若干年后,大家别再把这两个人弄混。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