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社会需要没有围墙的大学

2016年07月28日 10:14:00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燕农

  (作者燕农,“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高校教师,专栏作者;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有两则新闻,放在一起读比较有意思。  

  其一:在武汉,洪涝灾害严重时,武汉两所大学周边道路中断或严重拥堵,居民开车从校园内借道绕行,被两校收取每车每次3元的停车费。 

  其二:在北京,规划部门表示,将按照“优化街区路网结构”的要求,在海淀区率先开展高校用地内城市路网规划研究管理工作,打通各类“断头路”。目前,人民大学、北科大、北理工、北航、政法大学已经重新钉桩道路红线。这意味着,这些高校将试点“拆墙”。 

  那么,大学要不要院墙高砌、门卫森严?抑或是更应该拆掉围墙、敞开大门融入社区?在大学精英教育阶段,那堵围墙或许围出了神圣感与神秘感;而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围墙去留就值得讨论了。 

  蔡元培曾说:“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今天的大学功能被定义为四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也就是说,大学的使命除了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与科技的支撑和动力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人文精神的传播提升国民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一直以来,人文精神被视为大学精神的要义之一。  

  那么,由此出发,大学是需要敞开大门让自己的文化积蕴与市民的文化需求相互动的。这就如同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你发挥辐射效应,而不是一支独大的“虹吸效应”。然而现实中,诸多大学成了城市中的“文化孤岛”,资源丰裕却与周边社区相隔膜。就像武汉的两所大学,周边居民进门都要收停车费。这种情况下,大学把人文精神谈得再高蹈,也走不出“灯下暗”的尴尬。  

  另外一方面,从大学的成长路径上看,对外开放和融入区域经济社会,被很多大学所推崇。但是,揆诸大学的围墙与大门,所谓“对外开放”是有选择的,所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也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性体现在,对大学本身有利的,比如办学合作、科研开发,大学当然兴趣盎然;而开放度和服务社会反哺周边社区,就显得刻薄多了。于是,我们不只看到了大学的城堡化,也看到了大学的功利性。  

  众所周知,国外的很多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就建在社区里,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与社区融为一体。而我们的大学,不要说图书馆,即便是体育场馆也是封闭使用的。这就出现了在城市公共体育文化设施的短缺的同时,高校体育场馆却常常闲置浪费。而事实上,即便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制,财政投入还是占了大头,某种程度上,高校属于公共资源,理应融入社会,最起码有限度地向社会开放。而社会,也需要没有围墙的大学。  

  但是,从武汉两所高校借雨敛财收取“借道费”、“穿行费”来看,大学“拆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暴雨滂沱,全城共御洪灾的节奏中,大学竟然罔顾道义而独行,确实令人大跌眼镜。或许,有形的墙好拆,大学心底那堵利己而封闭的墙却难拆。归根结底,要看大学能不能打捞起人文情怀、社会责任与开放精神,为“拆墙”提供底气与动力。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