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媒体人去世为什么会用“又一个”?

2016年07月01日 10:35:10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曹林

  (作者曹林,“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中国青年报》编委;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涯论坛副主编金波去世,让人痛心,引发了媒体人的集体悼念和对加班熬夜的讨论。对于媒体的报道,一个网友向我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媒体在报道这类事情的时候标题总要突出强调“又一个媒体人”?是想强调熬夜的危害性,告知大家平时少熬夜,还是想强调从事媒体这个职业的危险性?每次用“又一个媒体人离我们而去”这样的表达,让人看起来不禁汗毛一竖。每天都有很多职位上的人离我们而去,比媒体这个职位上的人多得多,一场车祸导致司机去世,为什么不说“又一个司机离我们而去”;警察牺牲,不说“又一个警察离我们而去”。这样一种表达想突出强调什么呢?

  我把这个话题发在微信圈和微博以后,很多朋友也表达了类似的困惑。“又一个”这种不经意的用法,背后有很多值得玩味的思考角度和效应。

  从新闻扎堆发生的逻辑来看,短时间内连续发生著名媒体人去世的消息,确实应该用“又”。知名媒体人杜少凌英年早逝,求是副总编、著名杂文家朱铁志去世,如今金波去世,都成为热点新闻,加上前段时间多位媒体人去世,包括知名调查记者尹鸿伟,《绵阳日报》编委任杰女士,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江俊,《解放军报》主任编辑马越舟上校在内,多正值壮年,悲伤的故事连续发生,在报道逻辑上自然用“又一个”。

  此外,媒体人去世有其本身的新闻效应。司机去世,不会用“又一个”,甚至很少成为新闻,因为司机职业风险和死亡率本就比记者高――而新闻的效应在于,很少发生的才是新闻,经常发生的不是新闻。消防员这个职业本身就高危,人们尊重消防员,对其常有的牺牲不太当新闻,而记者这个行业本身缺乏危险性,却扎堆去世,且多是壮年,所以更容易成为新闻。再加上好几起媒体人的猝死都跟加班熬夜相关,这就能够牵动起很多职业的人的共同痛点——你可能不是媒体人,但你也可能经常加班熬夜。一个话题只有牵动共同痛点时才会形成大传播,反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苦逼的职业生态形成了社会共情。

  除去上面的原因,“又一个媒体人”的标题用法,也源自媒体人和读者的近视效应。

  首先是媒体人惺惺相惜的近视效应。

  扎堆发生,并不表明媒体的工作就比其他工作辛苦,更不表明媒体人的死亡率就比其他职业高――但因为媒体人是报道者,作为写新闻的人,当自身成为新闻中人的时候,在叙述时更有切身和共同利益的痛感,在自怜中更容易突出关注和放大涉及本行业本群体的一些问题。有人觉得这是媒体人的自私和特权,用垄断话语权放大自身问题——我倒觉得无可厚非(可能这种判断也有媒体人的本位意识吧)。近大远小的近视效应,这可能是一种无法克制的本能视角,对发生在本地、本行业、本群体的事件更加关注是自然的。你可能根本不会关注外国发生的某个重大伤亡的灾难,而对本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无比焦虑。

  小说里面,狐狸精为什么都爱小书生啊?因为小说都是小书生写的,天然的自我美化。就好像自拍照,必然是自己最喜欢的角度和表情。

  现如今微圈和微信成为舆情发酵的中心,而媒体人又是网络舆论场上最活跃、最擅长表达的一个群体,这也决定了涉及媒体人利益的议题会得到格外的关注,“又”表达的是一种格外震惊的强调。

  其次是读者的近视效应。常常看到“又一个媒体人”怎样怎样的读者,有可能就是学新闻的,或者平常对媒体关注比较多,所以自己的圈子是更靠近媒体人的社交圈。如果你的朋友圈里警察很多,你会发现,当有警察过劳死后,警察朋友会用“又一个警察”。如果你的朋友圈里医生很多,你会看到“又一个医生”这样的叙述。你处在什么圈子,就会更多看到这个圈子的立场,而忽略圈外的信息。这也叫“孕妇效应”,自己怀孕了,就会在街上会格外关注孕妇,就会感觉好像孕妇特别多。司机会告诉他的乘客,“又一个司机去世了”。警察会告诉他的朋友,又一个警察――他们都这么说,只不过你没有听到看到。你的关注点是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

  近视效应对我们是一种提醒:陷于圈子幻觉中,只会在偏执中自我强化;我们需要克服圈子的自闭,而拓展自己的关注视野。媒体行业有其特殊性,医生职业群体说“又一个”,这种叙述只会停留于职业圈内,而媒体人说“又一个”,因为媒体掌握着话语权,“又一个”的叙述会成为大众关注的媒体叙述。因为媒体是社会公器,媒体人须克制这种自怜、自恋、自惜、自怨的近视效应,更多去关注公共利益。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