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坐等马云马化腾们维权与自律

2016年05月25日 17:05:1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燕农

  (作者燕农,“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高校教师,专栏作者;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BAT是国内互联网界的翘楚,作为BAT的掌门人,李彦宏、马云、马化腾都是互联网“骨灰级”行家里手,但也正是这几位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私密信息,被一个名为“shenfenzheng”的推特用户窃取并在网上曝光。遭此厄运的,还有国内众多明星级“大佬”,包括刘强东、王思聪等等。

  现代社会,个人信息的泄露与非法使用天天都在发生,你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能准确说出你的家庭地址、家庭信息、财产状况;你刚喜添贵子,手忙脚乱中就会不断地接到妇婴保健电话……这种事,在升斗小民中已见怪不怪了。但大咖如马云等猝不及防就成了网络上的“裸体大卫”,仍让人大跌眼镜,进而细思恐极。

  这说明,在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雨飘摇中,无论你是贩夫走卒还是BAT掌门人,大家都处在同一个高风险的风口。有买有卖、非法获取的渠道同样通畅。于是,从地上捡起眼镜的舆论,忙不迭地疾呼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因为,虽然《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但是大多数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由于达不到定罪量刑的标准而无法适用刑法惩处,刑法的威慑力不足以震慑信息的“小偷小摸”。

  因为,虽然有关法规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多有涉及,譬如《侵权责任法》、《护照法》、《居民身份证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等等,但碎片化现象明显,且多是笼统性规定,只有《居民身份证法》等少数法规规定了行政处罚条款,不足以适应当前泛滥的信息采集与安全风险。

  因为,如今已不单是电信、金融、保险、医疗、房地产等行业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无限度采集公民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你的每一次开户、注册和消费,都会留痕进入云平台。商业时代尤其是被扭曲了的“共享经济”的偷奸取巧,让有着巨大商业价值的个人信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专门立法未必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却是解决的必要条件。然而,《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03年开始起草,至2005年完成专家建议稿,及至目前已难产十年有余。更何况,几乎每年全国两会都有代表委员建议尽早启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仍鲜见跬步之进。那么,马云们的信息泄露事件,就能推动立法重启吗?

  就眼下而言,面对立法的严重滞后,或许只能拭目以待马云们如何维权与自律。除了少数涉刑案件,普罗大众之于个人信息泄露的侵害,往往束手无措,充其量发几句牢骚。然而,马云们不同,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互联网“骨灰级”的大佬们维起权来或许相对容易一些,更重要的是给更多的公民维权提供一个范本。

  至于自律,仅举一例。201412月至20151月,数百名京东用户遭遇信息泄露,精准的订单信息骗局随之而来,受骗者众、损失额巨,后经法院审理查明,泄露事件系京东3名内部员工所为。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大佬们,若能感受本次私密信息被曝之痛,从而加强客户个人信息保护,或也能够给消费者一份安然。

  当然,事件的结局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时间消逝,往事不追。这是最令人担忧也是最可悲的结局,相当于向“信息贩子”宣示:大佬们也无奈其何。由此,恶将更恶,立法更将遥遥无期。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