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 林
(作者曹林,“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中国青年报》编委;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乌龙摆得太低级了,简直离谱。
针对有传言称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得病死亡,新华社驻台记者16日下午电话采访台北市立动物园有关人士,园方表示“团团”一切安好如常。台北市立动物园新闻联络人对记者说,“团团”“圆圆”和“圆仔”一家都很健康,也正常接受参观。
环球网随后发布致歉声明称:5月16日下午,网传大陆方面赠予台湾的大熊猫“团团”因病死亡的消息,本网站未尽仔细查核义务,在搜索引擎上搜到一则来源于台湾论坛,标注来源为台湾“华视”的资讯,题目是“大陆赠台熊猫团团得犬瘟热死亡”。本网站误以为此条消息为真实内容,并于下午2时左右发布题为“台媒:台北市政府称大陆赠台熊猫团团得犬瘟热死亡”的新闻,下午近3时,台北动物园方面正式辟谣,称团团“健康如常”。
网上的假新闻常常是这样的节奏:来得快,去得也快。浮躁的环境常滋生出很多假新闻,但开放透明的环境也让假新闻迅速见光死,网民们很多时候就在这种假新闻生生不息生生死死的节奏中娱乐至死。团团没事,皆大欢喜,媒体道歉了,但由此暴露出的媒体问题不能像热点迅速消逝那样迅速被遗忘。这样的低级错误之所以不断发生,就在于人们太容易遗忘太容易健忘,于是一错再错,一个错其他都跟着错,错了再改改了再错,越错越低级。
错,如果错出一点儿技术含量,犯一些想避免但未能避免的高级错,犯一些跟以前不一样的错,还可以被原谅。但像这次媒体所犯的错,毫无新意,就让人无法原谅了。误报李光耀,这样犯错,可以原谅,误报阎肃,这样犯错,还可以谅解――但接二连三在同样的地方以同样的姿势摔跟头,就不是一声道歉可以洗掉职业耻辱的。
媒体之所以为媒体,就在于媒体有一套对信源进行核实从而保障信息真实性的机制,所以,越是信源庞杂信息多元的网络海洋,越是自媒体百花齐放的社交平台,越需要媒体发挥自身的传统功能――在庞杂多元中给读者准确和权威的信息。媒体如果跟着自媒体的节奏走,为了追求快而将自身拉低到“一看到就转”“核实基本靠搜”的网友层次,就是奔向自杀之路了。就像这次,媒体看到网传团团因病死亡的消息,竟然不是打电话去动物园核实,而是像普通网友那样,到搜索引擎上去搜――难道不知道,网传的那些假消息,本就是网上搜索来的吗?互相抄袭,互相以彼此搜索到的信息为可靠信源,于是形成自闭的假新闻循环。
核实基本靠搜,有疑问就到网上搜索,是很多人核实信息常用的方式――这是最方便、成本最低的“核实”方式,却又是最不靠谱的方式。这根本不是“核实”,而是错误的自我强化。本来就怀疑“网传”信息有问题,你却要用“网搜”的方式去求证“网传”消息,必然会陷入一种“网上消息证明网传的那个消息是真的”死循环。网传网传信息为真,听起来总有点儿像“你妈证明你妈是你妈”。
什么叫核实?核实有三个原则:其一,寻找另一个跟原先信息源不一样的信源,交叉证实。你从这个途径得到这个信息,觉得可疑,我从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渠道印证了这个信息,就有点儿靠谱了。网上传这事,我从相关当事人那里获得同样的信息,这叫核实。网上传,你还到网上去搜,你怎么知道网上传的不是像你那样是从网上搜来的呢?其二,另一个信源必须比前一个信源权威,才有核实的效果。其三,必须是第一手的信源――在搜索引擎上搜到一则来源于台湾论坛,标注来源为台湾“华视”的资讯,题目是“大陆赠台熊猫团团得犬瘟热死亡”。――都第五手第六手的信息了,“是不是华视的资讯”本身就需要核实,却用这个有待核实的信息作为信源,这样去核实信息,真特么醉了。
网传的信息靠网搜去核实,用网传核实网传,这样的病在媒体中普遍存在。打一个电话核实一下有多难呢?会花多少精力多少时间呢?会因此失去多少独家新闻呢?不是难,就是懒,就是浮躁的传播环境中形成的毛病。随手转,随手搜,随手编,随手就把自己的新闻节操丢了。不想付出采编成本,以最廉价的方式去抄新闻、转新闻、编新闻、造新闻,缺乏新闻生产能力,没有在传统媒体经过基本的采写编评训练就去做新闻,没有核实能力和专业精神,又想求快求新求独家,很多时候生产出的根本不是什么独家新闻,而是独家耻辱。
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制造类似假新闻,犯错成本太低。而犯错成本越低,犯的错必然也就越低级。理解了这个规律,你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传播语境中那么多低劣的假新闻层出不穷一错再错。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