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石川
(作者王石川,“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媒体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受外界关注的凤凰古城门票是否取消,28日终于落子敲定。自2016年4月10日起,捆绑式一票制门票将取消,恢复至2013年4月10日前的运营模式,游客逛古城可以节省148元。记者已从凤凰县政府获得证实。
这一天终于来了,尽管姗姗来迟,但并无悬念。3年前,凤凰县政府出台规定,游客需要购买148元门票才能进入古城游览。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不仅游客反对声如潮,连城内商户也啧有烦言,认为将游客拦在城外,生意必然大受影响。
3年来,当地政府一直备受质疑,人们在等待废除148元门票的消息。此番废除,与协议到期有关——据称,当初签订《凤凰县景区整合经营协议》时就约定收取门票期限为三年,但更与游客用脚投票有关——面对凤凰古城不顾吃相的逐利之举,不少游客怒而取消或者暂缓凤凰行,坚决抵制捆绑式一票制门票。
凤凰古城收费十余天后,湖南媒体《法制周报》记者探访发现,城内一名酒吧工作人员认为,现在街上走动的游客,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真正的散客很少,入夜以后游客更少,而酒吧主要靠年轻的散客,所以门票新政最受冲击的主要是酒吧、客栈还有饭店。”不少经营者都感叹,“4月10日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之前赚钱,之后赔钱。”
经营者的感受或有误差,但数字不会骗人。当年五一小长假,根据当地官方公布的数据,凤凰古城接待游客同比下滑15%。在巨大的舆论漩涡中,凤凰古城犹如一叶扁舟,晃晃悠悠。3年时间,质疑从未间断,不少人笃信凤凰县的一意孤行,终会拗不过游客的固执。长久僵持下去,利益受损最大的只能是当地政府。
凤凰是个好地方,不少人从沈从文笔下认识了凤凰,并怀有美好而挥之不去的情结。但再好的地方如果急功近利,一味把游客当成鱼肉宰割,游客就不会甘当冤大头。没错,国人越来越喜欢旅游,但是,可供旅游的景点太多了,你这里宰客我就到其他地方去,你国宰客我就到外国去,有钱还怕看不到风景?对于一些不守规矩的景点,就应该用脚投票,不光顾不关注就是对它们最好的惩罚,相反,越惯它们它们的胃口就越大。
中国的游客其实最本分,给点阳光就灿烂;也最实诚,给他们点苦头,他们就会还以颜色,挨宰了一次,下次不来了行吧。如果留下了愉快体验,常来也说不定。最关键的是,既然是景区,做的是精神层面的活,让游客乘兴来尽兴归,有何不好?少打门票的主意,有何难的?
像西湖,不收门票,行人如织,人来了,人气有了;人来了,吃喝拉撒睡,哪项不消费,门票收入没有了,但其他收入上来了,收入更高,这笔账不难算吧?为何有那么多景区像饿极了的恶狼,逮住游客恨不得敲骨吸髓?即便做一锤子买卖,也该给游客留下好印象吧?岂不闻一传十十传百,游客体验舒服了会撺掇亲朋好友来此景区的。
“群众出门旅游是为了开心、舒心,不能让他们窝心。”日前李克强总理在三亚考察时如此称。让游客开心或许不太容易,让他们不窝心总可以吧。不窝心体现在不宰客,也体现在门票价格合理等方面。
顺便说一句,凤凰古城并未取消门票,进入城内参观核心景点仍需买门票,但较之以往是个明显进步,也让游客更容易接受。犹记得凤凰县当初收取门票的一大理由是保护古城,不知道这几年凤凰古城保护得怎么样了?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