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娱评|《地心营救》:比新闻报道更揪心

2016年03月05日 16:34:5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耷子

  (作者耷子,“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影评人,执行制片,江苏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理事;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自墨西哥的派翠西亚·里根,可能是继好莱坞的咪咪·莱德尔之后,罕见的能驾驭动作灾难片的女性导演之一。不过,相对于莱德尔多年前誓与《世界末日》比风头的《天地大冲撞》,从里根的这部《地心营救》里,你终于可以看到女导演特有的视角和品味——在这部以33个莽汉为主角的电影中,里根选择了欧洲文艺女神朱丽叶特·比诺什前来催泪,而在男演员的布设中,除了拉丁情人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扮演的英雄之外,你真的看不到比罗德里格·桑托罗颜值更高的“矿业部长”了。毫无疑问,里根为这部根据2010年智利矿难真实事件改编、本身并不具有充足悬念的电影,带来了不少观赏性。

  《地心营救》由美国和智利合拍,就题材而言,其最大尴尬在于——对真实事件进行戏剧化处理,会让影片成为又一篇好莱坞灾难片八股文,但若以时髦的伪纪录片形式去呈现,又失去了剧情片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从故事的逻辑线来讲,它隐藏着一个和《海神号》类似的结构深坑——导演沃尔弗冈·彼德森《海神号》最大的失败在于,开篇五分钟的船难大场面结束之后,观众会瞬间跌入到漫长的迷宫式求生戏中,无法重新建立对电影的兴趣,《地心营救》同样面临着叙事陷阱:演到22分钟时矿井就已崩塌,观众还能期待些什么?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智利的一家矿井发生意外崩塌事故,33名矿工被困在离地面600多米的一个临时逃生空间中。在这个密闭岩洞中,他们必须抵抗饥饿,寻找一线生机。

  波多黎各编剧约瑟·里韦拉,为这个轰动全球的新闻事件,赋予了很多让人震惊却又可信的戏剧转折点。全片两条叙事线虽工整,但细节丰富,推力甚强。在矿井下,班德拉斯扮演的“正能量英雄”马里奥,和菲律宾男星戴蒙德·菲利普斯扮演的绝望工头产生了分歧。前者认为他们的家人即便用手扒,也会前来营救他们;而后者则认为,人们最终只会竖起一块墓碑了事。这种对立局面,在灾难片中其实十分常见,矿工在极端环境下的相互心理治疗,也都在观众的预期之内。但影片有趣的地方在于,当钻头打穿岩壁,一切都看似完美结束后,如何将33个人从岩管中挨个“吸”出,又成了影片后半段的矛盾核心。

  在矿井之上,我们看到的故事比长篇累牍的新闻报道要曲折得多——遍布全球地方新闻中,智利当局的营救机制相当灵敏;而在影片中,即便是从一开始就站在人性这边的矿业部长,真正决定展开营救,也是由某个受害矿工的姐姐(比诺什扮演)用过激行为才争取来的,这种自下而上所唤起的生命意识,为影片带来了更强烈的人情味。值得一提的是,全片除了愤怒、绝望、隐忍、煽情的调性之外,导演还不忘展现南美洲人特有的生活状态和幽默因子——当那个受害矿工的妻子和姘头(此角竟然是由曾以《巴别塔》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的艾德里安娜·巴拉扎扮演)激动地熊抱在一起时,你真会有流泪的冲动。

  囿于真实事件为依据,《地心营救》的一大软肋,在于它无法像《末日崩塌》、《龙出生天》那样,人为制造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让岩石强森、史泰龙那种既会做“思想工作”,又可以用高智商和强体力完成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超能英雄,彻底俘虏观众。换句话说,班德拉斯的表演发挥余地极为有限,要知道,一个男主角在试爬救生梯时发现梯子只修到一半,然后毅然放弃,却拿不出更牛B计划的状况,在灾难类型片中并不多见。此外,虽然法国戏精比诺什的每一次飚泪都可以抛出几个层次,但与她在《哥斯拉》中情绪饱满地打酱油相似的是,你真的无法理解她为何会接这样一部电影,把演技困在了有限的镜头里。

  当然,除了略显冗长和做作的结尾——33位从鬼门关回来的原型人物在海边集体摆造型,渲染“一辈子的兄弟情”之外,影片可称作是一部制作严谨的灾难片,就揪心程度和感人程度而言,并不逊于当年全球媒体连续69天的跟踪报道。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