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流传至今的春节民俗表演

2016年02月08日 07:15:04 |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春节到了,去夫子庙灯会是老南京的重要习俗。其实在南京城郊,也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春节民间习俗活动,有的至今还在流传、上演。

1

  高淳区

  跳五猖

  春节期间到高淳,跳五猖是必须要看的。猴年正月期间,在桠溪镇韩桥社区、固城镇蒋山社区都可以看到。

  跳五猖这种民间舞蹈起源于西周,本是古代举行神灵出巡活动时的祭祀舞蹈,后来流入民间,并成为高淳桠溪祠山庙会最为重要的一项保留节目,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近年来,在区文广局和当地政府的指导下,跳五猖已建立了专门的演出队伍,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跳五猖的主角是分别戴着红、黄、蓝、白、黑五色假面具的东、南、西、北、中五方神,他们被和尚、道士们请来替地方驱邪消灾、祈祷四季平安的。五位猖神手执刀、剑、鞭、锤、叉器械,作巡视状出场,随后是朝拜四方。舞蹈时同样戴着假面具、像罗汉一样眯眼嬉笑的和尚手摇大纸扇,在众神中穿插逗逐,风趣诙谐,非常喜人。整个舞蹈动作粗犷狂放,期间会有“邀请舞”、“朝礼舞”、“独舞”、“双人舞”、“群舞”等,种类繁多,再配以浑厚凝重的大锣、大鼓、大喇叭,气氛极其热烈。

  不过,不用纠结于是否看得懂这些舞蹈中的道文化,高淳民俗专家濮阳康京说:“尽情去欣赏他们的步伐就是了!”在足以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布阵过程中,那些踩碎步、跑穿插、展臂翘腿,前倾后仰,跑圆场,“也是跳五猖的精华所在”。

  跳马灯

  “骑大马,带把刀”,在高淳,跳马灯和跳五猖同样享有盛名。猴年正月期间在东坝、正月初四之前在桠溪镇跃进社区,都可以看到这种模仿战马造型的民俗舞蹈。

  跳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东坝大马灯代代相传,训练有素。表演的内容均为《三国演义》的故事,队伍主体为“七人七马”,通常需要老、青、少三代共同完成。表演时7名少儿扮演三国戏剧中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及旗牌报手,分别乘坐7匹战马,在旌旗招展、战鼓雷鸣中策马扬鞭,疾驰而出,神威气势咄咄逼人。只见那令旗指处,阵法不断变换。由跑单穿、双穿、布阵列队、信马由缰,到围阵对敌,七马昂首长啸,奋蹄奔腾,俨如疆场驰骋,假马似乎成了栩栩如生的真马,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后以“天下太平”四字列队收场。在场观众仿佛身临古战场,惊喜交加,叹为观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汤裕道介绍,大马灯在造型上比一般马灯的道具马型高大,是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前面一人戴道具扮马头,后面一人屈身紧抓前面人的腰带,披戴道具作马身,两人互相受到牵制,表演时难度较大。在练习阶段要求比较严格,扮马人首先要熟悉真马的性情、动态、静貌;其次是苦练马步功夫。马在行走时,演马首的起左步,演马身的就要跟右步。两人4条腿左右交差,亦步亦趋,紧密配合,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把假马演得逼真神气。

  桠溪的小马灯是从明代开始兴起的,当时有位朝廷副使吕盛在云南为官,相传他骑一匹千里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来回于云南和桠溪定埠之间,家乡人民为怀念他做官勤政,兴小马灯纪念他。它最大特点是人小、马小、道具小,讨人喜爱。表演者都是些孩子,年龄小的七八岁,大的十二三岁,所以又称小马灯。

  与大马灯不同,小马灯是篾扎纸糊,由马头马尾组成,分别绑在人物的腹前腹后。战将手舞马鞭,踩着锣鼓点子舞蹈,搭伴(夫人)手持三角彩旗一面,侧腰舞动。

  小马灯分广场舞蹈和进家朝拜两种形式,还要“摆阵”、“摆字”。从出场到收场分为九阵,包括“长蛇阵”、“乌鸦翻飞阵”、“太字阵”、“琵琶阵”、“梅花阵”、“六角阵”、“金锁阵”、“双龙出水阵”、“虎尾阵”等,以阵势多变、舞姿优美、音乐动听等充满乡土味特色著称。

1

  浦口区

  江浦手狮舞

  在江北庆新春的演出中,至今经常可见手狮舞。

  江浦手狮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为当时驻守在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及与民同乐时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驻地乡民将此舞承继下来,为当地百姓在节日之时庆典、娱乐时用,并被赋予驱邪纳福的民俗色彩。

  江浦手狮有别于我国的“北狮”和“南狮”。道具制作奇特,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单人舞于手中,人数可多可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近年来,江浦手狮在道具、编排、舞曲、表现内容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并且一改过去只有男子表演的传统模式,增加了女子手狮和娃娃手狮的表演,表演形式更加丰富。

1

  江宁区

  方山大鼓

  江宁秣陵、淳化、湖熟一带百姓最喜爱的就是方山大鼓了,因发源于方山一带而得名。相传发源于明末,因为其动作是模拟秋收后麻雀在稻场上欢蹦啄食的情态来边击鼓边舞蹈,所以当地人更喜欢形象地称之为“麻雀蹦”。因为全舞共由5个部分构成,表演时轮番击打两遍,所以也叫“十番”。

  方山大鼓表演时一般用十面大鼓、十面大锣,辅之以伞、旗、幡。鼓和锣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鼓手击鼓时,均成马步姿态,贴鼓半蹲,昂首挺胸,横握鼓槌,上下来回滚动点擦击鼓,同时配以瞭望、腾挪、亮翅、展翅、啄稻、雀跃等舞蹈动作,舞姿形象、生动,鼓点朴实明快、变化多端,给人一种欢快奋进之感。据说,因为表演中的一些阵法与太平军的作战阵法相似,当年很受太平军欢迎,军民一同布阵起舞,很能鼓舞士气。

  铜山高台狮子舞 

  主要流传在江宁区禄口街道铜山及周边地区的狮子舞,据说是南宋年间就有的习俗。清光绪年间,铜山地区疾病四起、民不聊生,民间再兴舞狮之风。新中国成立后,一度面临失传的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民间艺人们经过努力钻研,将高台由1张桌子增加到3张桌子,创新出“海底捞月”等精彩、惊险、与众不同的动作与场面。

  铜山高台狮子舞分为地滚、高台两部分,动作文武兼有,以武为主,表演时能在高高叠起的6张方桌上腾、闪、跃、扑、滚,既惊险又活泼有趣,把兽王的喜怒哀乐、咆哮嘶鸣、逗乐打趣的各种情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1

  栖霞区

  龙舞

  猴年元宵节,栖霞摄山星城的老百姓们将伴着龙舞过灯节。栖霞龙舞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舞蹈,早在明代就有流传,多以柴龙舞为主,活动主要集中在摄山东南的龙王山周围。当年每到元宵节期间,社社都要上龙王山出会,祭拜龙王,于是形成了家家玩龙灯的习俗。

  龙舞一直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一个庞大的家族,根据在道具制作、阵图变化、动作套路等方面,大致划分为“南、北”两大派系。不过,栖霞龙舞类虽然属南方龙舞,有江南精巧纤丽的特色,但也具有北方龙舞古朴刚劲的风格,在南方龙舞中独树一帜。

  栖霞龙舞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龙舞形态之一——柴龙,其造型古朴,用竹篾编制的圆筒一节一节组成龙身和龙头、龙尾,用木板固定,用木销相接,串成长龙,头、尾、身外表均用纸糊,内装万向灯架,供点蜡烛,舞龙者每人肩一节,通体透亮,在夜幕下十分壮观。这种柴龙展开来足有40米长,是南京地区的“民俗活化石”之一。其舞动的形态也十分丰富,既有滚、盘、腾、游、窜等基本动作,也有跳、卧、交、绞、旋等难度动作,队形上则有独舞、对龙、四龙、大小龙、手龙、鼓龙、组合群龙舞等,还能做出高难度动作的表演呢。

  当年栖霞龙舞的流传也有其特色,平时龙身分户保管收藏,每家一节,大都架在屋梁上,玩时集中相串成龙。龙头各户轮流坐庄收藏,轮到谁家做龙头,谁家就像有莫大的荣耀,将整条龙架在门前,龙头前供着香火,亲朋好友带着礼品前来庆贺,热闹非凡。

  溧水区

  骆山大龙

  2月9日至22日在溧水举行的“新春民间舞蹈荟萃”中,可以欣赏到有400多年历史的骆山大龙表演。据说明代骆山村的杨培庵曾救过一条受到惩罚的小白龙,并将其带回了村子里,从此当地就有了舞龙的习俗。“腊月正月到骆山看龙”一度也成了当地重要的一项大众文化娱乐习俗。

  传统的骆山大龙长近百米,号称“江南第一大龙”,所以参与表演的人多达500多人,要进行起草、开光、放炮、挂红、落草等一整套的仪式和程序。舞龙的同时还要加入跳云表演,由身着彩衣的儿童利用手中的云板,或跑阵式,或摆造型,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打社火

  打社火曾经流传于溧水区柘塘镇一带。相传起源于南朝时期,明清最鼎盛时这里村村要组织社火会,户户都要有人参加表演。“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锣鼓不响,庄稼不长”,浩浩荡荡的社火演出队将喜庆之日变成“狂欢节”。

  柘塘“打社火”以铛铛(小锣)和直径有七八十厘米的大鼓为主要乐器,而且采用独特的“两人抬鼓,双面击打”的形式,一边穿行于街道人群之中,一边进行表演。期间有冲街、跳鼓、甩鼓、夺彩等内容,十分火爆热烈,又惊险刺激,既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又展现出北方民族的剽悍。

  六合区

  骨牌灯

  2月22日龙袍街道举行的灯汇表演中,将再现骨牌灯。骨牌灯是一种长期流传于龙袍地区的民间舞蹈,相传起源于宋末元初,是水泊梁山好汉萧让发明的。清乾隆年间传入龙袍地区后,逢春节、元宵节,骨牌灯便会和龙灯、狮子灯等一起走街串村,玩起来有板有眼,变化多端。

  这是一种精制的长方体灯,灯的一面标着骨牌的图案,另一面是字或画。每组骨牌灯由32盏牌灯组成,每盏都以一名梁山好汉如晁盖、宋江、吴用等命名,32位灯手穿戴各自好汉的代表服饰和道具,在令旗指挥下,时而“一字长蛇”、“二龙出水”,时而“五子五顺”,时而“地地丁”、“人人红”,按数十种规范套路变换队形,形成变化多端的图案组合和字牌内容,还有扮作反面人物的戴宗和时迁作为两只板凳牌,像小丑一样穿插在队伍中间戏闹逗趣,更增许多诙谐和热闹。 

  留左吹打乐

  发源于南京六合长芦地区的留左吹打乐,和这里地处古代江北通往金陵的水陆交通要道有关,特别是在宋代和明代,驻军时间长、规模大。由于军民关系融洽,每次军营出征、凯旋、调防及节日喜庆,当地百姓都会自发组织起来送慰问品,少不了吹吹打打送到军营中。而每次百姓们一来,军营中也会擂鼓鸣金、大奏军乐,以表谢意。久而久之,那些表达军民鱼水情的隆隆战鼓便逐渐形成了固定乐律、风格独特的完整乐曲,流传至今。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