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年味,守护传统文化|00后说

2016年02月08日 17:31:4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高肇琨  

  (作者高肇琨99年生,扬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年味去哪儿了?最近几年来,这似乎已经变成了大家共同的疑问。今年春节之前,影院上映了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宣传称“这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的电影,将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串接一个个新年故事,展示东方的文化习俗,用鲜活的镜头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带观众重寻旧日的习俗和年味儿。然而,这样一部充满浓浓年味的电影,在春节前这样的时间点上映,居然遭遇了票房惨败。而另一方面,摄制组也承认:找到这些“年味”颇不容易,甚至有一些想拍的新年习俗,最后并没有拍到,因为再也没有人这么做了。

  “超市都卖盆菜了,过年还有什么新鲜的?”《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感叹。最新出炉的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将不再回家过年。“年”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退场。

  我曾经看过一张照片,是台湾琼林蔡氏家庙前,七位身着传统服饰的老人正在敬天桌前跪拜祭祖。当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再次回忆这张照片,不禁有深深的震撼与敬佩之情。同时也不由得反思,传统文化今天都去哪儿了呢?

  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忽视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在生活中也渐渐发现身边悄然掀起了一场“去中国化”的热潮。欧美流行取代了戏曲相声,身边学习油画、钢琴的越来越多,而水墨琴棋却鲜有人问津。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传统文化类似一个标签,是我们身份的象征,传承与发展他们是我们的责任,或者也可以说是义务。有些人将此种现象归结为物质文化的发展,认为这是必然趋势。但是我不这样认为。

  诚然,现代文明与物质文化的发展大多数时候会对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就像有些偏远小城比横店搭景漂亮,但感兴趣的人很少一样。利益金钱的感染力与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传统文化若是站在它的反面,往往无力招架,只能渐渐的被蚕食。广西的巴马,原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翻版,村民们自古清心寡欲。但随着“长寿村”高帽子一戴,游客蜂拥而至。百岁老人利用自身优势与人照相,10元一张且母亲与女儿需要分开付钱。一位游客在试图让小女儿也合影的时候,被老人转身拒绝。五岳之一的华山,几千年以来一直是中国著名的隐士隐居之地。如今,隐居在此四五十年的薛道长只能无奈感叹:“住在这儿的隐士不得不去照顾游客,这样谁也干不成什么事……有的甚至想要还俗。”这些事实令人无奈也心酸。在蜂拥而至的游客面前,无论是民俗还是信仰都不堪一击。

  但其实,真正导致这些问题的,大多数时候还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保护意识的缺乏。如果没有树立这些意识,进而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我们而言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保护也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传承。二战后的波兰就曾做了一件令人敬佩的事,即在仍是一片废墟的波兰举办第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用波兰人自己的话来说:希特勒无法摧毁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肖邦就是波兰人文化的灵魂。波兰人的意识令人敬仰也值得我们学习。

  我一直很困惑,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有近五千年的历史,难道这些印记还不够深吗?我原来想,也许正是因为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大国骄傲,以及屹立于民族之巅近五千年,养成了国民一种近乎自负的骄傲。但这恰恰又与近代一次又一次的的战败与屈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国人不习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屈辱,迫切的渴望回到过去的辉煌。这种心理就从否定过去开始。但我最近又想,在建国初期,我们的国家就好像一个刚刚建立对世界基本认知的幼儿一样,是全新的,它很大程度上隔断了与传统的联系。今天我们再想接续,自然有些困难。

  《舌尖上的新年》的导演邓洁也承认,有些年味的消失与菜肴的不健康、祭祀等活动的没落有关。但不管怎样,认识、保护传统文化都是我们从现在开始实实在在要做的事。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