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超
(作者邢超,“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新闻中心主任;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生会干事变成干部、共青团员“眨眼”成共产党员、短期培训就成名校毕业……这是新华社记者连日来走访校园招聘会目睹的种种现象。更为可怕的是,“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在一些高校毕业生求职中已成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比拼造假现象”。
其实在公众眼中,大学生求职简历“注水”才多大事啊,早已见怪不怪、“视觉疲劳”了。这不,被称为“史上最严”的2016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又被爆出替考丑闻。
从伪造贫困证明骗取补助到求职简历“注水”谋个好工作,从学校考试传个小纸条到国家考试全套高科技设备加身,诚信越来越被大学生视之为无物。这些失信行为甚至催生出了一条完整的“作弊产业链”,“倒逼”了法律法规的修改——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就因此有了国家级考试中作弊入刑的规定。
凭一份“吹牛”的简历去博一份心仪的工作,是不劳而获的思想在作祟。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也许可以就此获得一份体面工作,再赢娶白富美或者攀上高富帅,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但却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污点,也许以后每每想起都难以心安。
他们固然是需要反思这一得和一失,任何外在原因都不能成为弄虚作假的理由;但用人单位、高校以及社会作为“利益相关方”,面对这种“不正之风”也应有自己的反思。
《孟子》云:“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这些年来,不少企业在招聘时有一种不好的倾向,那就是“爱慕虚荣”——明明大专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要求本科学历;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非硕士研究生不用,以此类推。甚至很多时候,对国家的明文规定用潜规则来应对。比如国家要求不得“出身歧视”,一些用人单位不在招聘公告中标注,却在简历筛选或者面试过程中排除掉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这就使得一些毕业生为了一个offer玩起了小聪明,在简历上动起了脑子。
对于高校来说,针对学生“硬实力”的培养一直不遗余力,比如英语和计算机的等级考试通过率、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等等,但对于学生包括诚实守信在内的“软实力”却关注不够,或者没有形成“养成教育”体系。一些高校可能会严抓考试纪律,但却在学生平时的作业环节却失之于宽;可能会守住校园的“一亩三分地”,在学生从学校跨向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也即求职或者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却会“失察”。这种“失察”,可能是主观上觉得管不了或者不必管,甚至为了就业率即使发现学生的“不当行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回过头来看,一些“注水”简历之所以能够蒙混过关,是因为用人单位缺乏核实简历真伪的渠道,或者因为核实成本过高而不进行“尽职调查”;而一些学生之所以对简历造假不以为然,是因为造假并不会给自己以后的信用记录留下污点,不会影响以后的求职和生活。简历造假成本低廉,或者说根本没有成本,一旦被识破,“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也几乎没有后遗症和隐患,导致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自我提升”的投机之风日盛。
如今,很多地方针对个人的诚信体系建设已经初步完成或者正在进行过程之中,但征信的内容并未包括类似大学生简历造假这样的不诚信行为。很多时候,因为疏忽等非主观故意造成的水电费拖欠或者信用卡未能如期还款,都会成为一个人的信用污点而影响买房、买车,“美化”简历这种带有明显的主观故意、并以“不当获利”为目的造假行为却并没有纳入征信范围并受到惩罚——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肯定有很多现实的困难,但完全应该作为努力的方向。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