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打造法治文化旅游线
自助游线路增至4条,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
日前,海陵区司法局主动升级该区法治文化自助游地图,将近年来精心打造的法治景点重新筛选串联,新增设了“德法同行·法治文化自助游”专线。该线路以“法治文化自助游,为美德善行加油”为主题,在为广大市民提供秋游好去处的同时,让他们受到美德善行与法治文化的双重熏陶。
据了解,新开设的“德法同行·法治文化自助游”专线共包含4个景点。市民们在参观城北街道工人社区美德善行@诚信展示馆后,可沿青年路南行进入人民路,继续游览人民东路美德善行一条街。行至街尾越过迎春大桥,第三站梅兰芳公园跃然眼前。梅园览毕,沿不远处的税东街一路西行,便可抵达泰山公园,此行的终点站海陵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就设在园中。
“尝试在美德善行@诚信展示馆里的诚信超市购物后,我第一时间把自助找零的镜头‘晒’到朋友圈,自己和小伙伴们都很受教育,参与性也很强。”市民贾亦真是名在校大学生,让她没想到的是,小小的微信互动还收获了意外之喜。原来,市民在游览景点过程中,只需拍下游览照片附上法治文化自助游的说明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即有机会在终点站海陵法治宣传教育中心领到一份精美礼品。
“德法同行”专线的增设,使海陵区法治文化自助游线路增至4条。早在2013年8月,海陵区就在全省首创了3条法治文化旅游线路。第一条是法制主题公园游路线,景点包含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宣传重点的人民公园法制主题公园,依托凤城河而建的文昌法治游园,以“水城悠闲慢生活,法润海陵幸福多”为主题的泰山公园法治游园和以三大诉讼程序为主题的鲍坝程序法游园。
第二条是民俗法治文化游路线,主要包含城南街道新胜法治文化古游园,全市首个水法文化园——凤城国际法治游园,苏陈镇西石羊民俗法治文化展示馆和古盐运河文化公园。
第三条线路是为青少年量身订做的法制教育游路线,主要包含针对6到15岁儿童的青少年法制体验馆,近千平方米的海陵区青少年“法伴成长”法治实践基地。
“这里面的法制案例,涉及婚姻法、邻里纠纷、土地承包等,与我们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刘家英是苏陈镇的居民,自从西石羊民俗法治文化展示馆建成以后,只要有空,她就会到展示馆转转。刘大姐告诉记者,漫画、剪纸这些形式,让她和乡亲们一看就懂。平时遇到类似情况,能有所依据,及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了让普法更贴近群众,海陵区司法局还创造性地通过手绘地图的方式把该区6个法制宣传教育中心、15个法治文化公园、10个法治广场串联起来,编印发放了近万册《海陵区法治文化自助游指南》,对全区的法治文化阵地进行“打包”推介。
据了解,海陵区法治文化自助游线路的年游客接待量已突破1.2万人次。2014年5月,省司法厅官方微博“江苏司法行政在线”对该区法治文化自助游进行了专题推介,包括淮阴司法在线、海安司法、沛县司法等在内的10多个微博进行了转发。同年,海陵区司法局送选的案例《五一去哪儿?法治文化自助游》也获评省司法厅创新优秀案例。
海陵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明和平表示,“六五”普法开展以来,该区以群众的法治需求为导向,按照“一地一品,百花齐放”的原则,大力实施普法惠民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了30余处法治文化景观,做到了法治文化景观可赏、可玩、可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让市民共享法治文化建设成果。
除了“自助游”,微博、微信、微电影、文艺汇演、灯谜漫画等如今也成为海陵区开展“六五普法”的有效手段。2011年以来,该区累计发放各类法治书刊近35万册、宣传材料50万份、法律知识答卷2.5万份,举办各类普法学习班、培训班及讲座465场次,组织法律知识竞赛25次,更新法治宣传专栏8934期,展出法治图片932幅,举办法律咨询等普法实践活动667场,现场解答各类咨询14353人次,法治宣传已经渗透到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