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德传播者到践行者——写在第十六个全国记者节来临之际

2015年11月08日 10:47:58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者黄琼花,江苏城市频道记者,南京小希望困境儿童之家总干事,南京中院陪审员。历任《法治集结号》制片人、《德行天下》制片人等。曾带领《德行天下》栏目组积极创优,两次获江苏新闻奖一等奖,一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最初选择做一名记者,是个偶然。之后,有很多改行机会我都没有改。直到前不久,华师大心理学教授曾凡林的一句话让我受启发,他说他也尝试许多专业,最终选择心理学,是发现自己喜欢“与人打交道”。而我,也是一样。

  因为喜欢“和人打交道”,初入城市频道的几年,我特别热衷于新闻调解一类的专题采访。从《城市日记》的情感专题到《零距离》的“甲方乙方”,从寻亲者的孝亲故事到婚姻家庭矛盾的情感纠葛等,每一篇都是一个鲜活的人生。尤其是在对百姓故事的挖掘中,那些普通人身上的细小而闪光的美,让我在采访报道过程中备受滋养。

  2006年,位于南京新街口地区的弓箭坊一带,老城改造面临拆迁。我和摄像走进正在搬迁中的老城南去寻找故事。在一个四合院,一位老婆婆告诉我,要搬家了,真不舍得离开老邻居。尤其不舍的是隔壁住着的小伙子。当时小伙子20多岁,因从小被遗弃在医院,由热心人抱养长大。养母离世后,他就成了邻里救助的对象。平常,一到饭点,邻居们都会邀他去家里吃饭。“不就是多加一双筷子嘛!”婆婆这样说。一次,小伙子突发疾病,幸亏邻居婆婆听到叫喊,及时找人救助,才挽回小伙子一条命。

  采访这个小故事的时候,摄像取景的背景就是正在拆迁的老城南旧房子,现场到处散乱着瓦砾。婆婆的房子很小,连多放一张椅子的地方都没有,但我们都觉得那小屋特别温馨。小伙子说,他也不舍得离开婆婆这个好邻居。即使分开住了,以后两家还会继续来往。我能够想象到,在小伙子年轻的生命中,虽然缺失了亲情,却有比亲情更为宝贵的邻里情。

  弓箭坊一带的拆迁故事,我做了三期节目。如今弓箭坊早就成为商业街区,但是流传在当年城南老房子里的这些感人故事,仍会在新的居民小区里传播和延续。

  2010年,城市频道创办综合法治栏目《法治集结号》。我因此更专注于法制节目的采访与报道。为了挖掘法制报道中温暖人心的闪光点,我开始关注法律援助。

  至今仍记得,来自湖北黄冈的农民张本富,因为讨不到工钱,回家卖了自己房子。走投无路时,南京安德门法援中心受理张本富的求助。法援律师在工地上找到欠债人,代理张本富现场签订还款合同,在三个月内为张本富讨回了全部血汗钱。那一次,在拿到打工款的现场,张本富三次下跪表达感恩,让我记忆犹新。

  其实,不管是百姓心中的善与爱,还是政府惠民政策的福音,都会在媒体宣传之后,给予受众鼓舞和力量,引领社会前行的方向。

  2013年,我到《德行天下》栏目任制片人。从新闻采访一线转到后期,开始关注道德事件的理论辨析。无锡江阴一位化名“炎黄”的老人隐姓埋名几十年,默默将自己微薄薪水节省下来的钱,捐助全国各地的困难学生。社会各界几十年寻找“炎黄”无果,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找回了几千年来,炎黄子孙身上一脉相承,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好人”精神。媒体对于该事件的评述与宣传,一次次激发起更广泛的群众参与做志愿者的热潮。

  在一次次采访好人、向观众推介美德故事的过程中,我的内心也在翻滚。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仅仅只能做一名记者吗?除了媒体工作之外,我们还可以为社会多做一些什么呢?

  今年618日,我和城市频道记者杨威、中新社记者申冉、南京日报记者遥远、南京晨报记者冒群、现代快报记者卜言科、人民日报记者王伟健等共同发起了救助困境儿童的公益组织——南京小希望困境儿童之家。借助这一个平台,我们可以更好地践行助人自助的志愿服务的精神,尽己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儿童及其家庭。不到半年,我们已经救助二十名困境儿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黄莉新近期到机构参观,给予高度赞赏。

  “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这是王燕文部长评价典型人物和报道时的经典语句。我想这话不只针对典型人物,更是启发社会人和我们媒体人更多参与到志愿者组织中去。而从第十六个记者节开始,我已经不止是一名美德传播者更是一名践行者。

  (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