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琅琊榜》:理想主义者心中的桃花源

2015年10月17日 08:46:13 | 来源:江苏网络电视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函谷

  (作者系江苏网络电视台编辑;本文系作者为江苏网络电视台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收视与口碑齐飞的华丽丽刷屏当中,《琅琊榜》终于落下帷幕。

  一直不敢动手写《琅琊榜》,七八年前经友推荐读了原著,两三年前得知此剧开拍一直关注,一年多前杀青守着官微苦苦等着首播,因对这个故事倾入太多感情,就总怕难以客观。

  就叙事来讲,《琅琊榜》绝不是我看过最优秀的故事,甚至都称不上优秀。小说初版开篇拖沓,竟从云飘蓼(卫峥妻)这个路人甲开始写人物小传,好几章下去主角才晃悠悠出现,主线迟迟不明让人着急;再版拖沓的毛病倒是改了,然而背景铺叙却成问题,本可以用对话和剧情表现的,例如庆国公案来龙去脉,却大段择用最笨重的作者视角陈述,大大降低了故事的可读性;到了剧中,海晏亲自操刀编剧,山影用镜头语言弥补了叙事的缺陷,然而首集开始的七八个场景十几个人物,也晃得非原著党眼晕吧?

  就情节而言,《琅琊榜》甚至堪称“幼稚”。谋斗无法脱离二月河的窠臼,真实性与《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等经典明清官场小说不可同日而语;人物脸谱化严重,主角队友都是神助攻,反派周围都是猪队友,誉王扮演者黄维德还曾洋洋洒洒给出50页剧本修改意见论证出演角色智商不够;剧情合理性有待商榷,剧中新加夏江指证梅长苏身份一节,靖王倒掉皇帝赐给梅长苏的毒酒,依照皇帝多疑猜忌的性格竟能就此翻篇?类似逻辑太多不用多讲。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情节幼稚且叙事稚嫩的故事,七八年前不谙世事那会儿,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时至今日,看书看剧,心中感动亦丝毫不减当年。

  到底《琅琊榜》戳中了人心当中什么样的柔软地方?

  除去CP可以任意组合的袍泽情谊和“500集都看不够”的苏宅日常,我想,可能还有一点:《琅琊榜》中所倡导的政治世界,是每个政治理想主义者心中的桃花源。

  海晏曾明确表示,梅长苏的人生目标并非替赤焰军翻案,翻案只为实现他心中的理想:“还世人一个激浊扬清、海晏河清的天下”。

  那么,梅长苏想实现的理想天下到底是什么样呢?

  首先是对制度主义的崇尚和对律法的敬畏。

  赤焰军冤案,开始于梅岭,祸端却埋于金陵。皇长子祁王萧景禹向梁王提议裁撤悬镜司,因为“历朝历代的明君都不会设置‘悬镜司’这种(特务)机构”,于是被悬镜司首尊夏江深深记恨在心,设计陷害祁王和赤焰军谋反,所以赤焰案根源在于要裁撤“悬境司”。

  裁撤悬镜司以后怎么办呢?原著中写得更明确,权责归于刑部和大理寺,也就说,把原本独立效忠于皇权的监察人员归于官僚体系,任何案件的察审都依照正常的律法程序,让律法的裁判免受圣意独裁的干扰,让治理依照制度规章而非遵从个人威权。

  裁撤悬镜司的主张,是最能表明祁王萧景禹政治理念的情节。靖王学问自幼承袭于长兄祁王,梅长苏选择辅佐他上位,表面上看是因为挚友深情,深层却是希望好友继承祁王衣钵,将清明治理施于大梁。赤焰案发端于规范审判机制,翻案于重审重判,有始有终。

  萧景琰的那句名言,“平衡官场,收服地方,这些事情我现在不会做,以后也不会学,因为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听着何其幼稚,却恰恰是政治理想主义者心中最向往的。

  对制度和规则的尊重,已然听着幼稚,而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鄙视就更加不切实际。

  海晏也曾在书中说,《琅琊榜》虽写的是复仇和权争,但本质上,那些清明开放、大气磅礴的历史时期才是自己心中向往;而一个成功帝王最珍贵的品质,也绝不是心计,不是斗小聪明。堂堂帝范,不应该是阴诡之术,最主要的,应是识人,善用,重民,赏罚分明。

  所以作为帝王,萧景琰的珍贵,正在于他的不知变通,在于他的“蠢”。

  原书中有一段话(剧中用剧情表现的):“移位东宫后,萧景琰的理政风格和前太子大为不同,他更喜欢就事论事、爽朗利落的人。行事注重效率,删减程序,……跟着朝中的风气也慢慢变了”,近乎童话故事般的结局,极不现实却感动人心。

  至少,在一个讲权谋的故事中,终于看到厚黑学不再是被赞扬的价值导向。

  《琅琊榜》的故事是架空的,而架空的好处就在于创作者能脱离现实束缚创造虚拟世界,从而建构一个表现若干套价值体系及其冲突的理想模型——尽管架空已然成为许多古代背景小说创作者偷懒不做历史功课的砝码,但《琅琊榜》却不然。

  《琅琊榜》的政治世界中,有一个极荒谬又容易被忽视的设置——在以“男尊女卑”为正常社会秩序的古代社会,女性被赋予和男性同等的政治地位。霓凰郡主可以统帅千军代替弟弟执掌云南而不被诟病为“牝鸡司晨”;夏冬可以当悬镜司的掌镜使,皇上放心把那般重要的庆国公案交予她查;秦般若可以作为誉王的谋士,能力甚至与梅长苏相匹敌;剧中结尾宫羽也终于上阵杀敌。从爵位、官位、士人阶层到军队,女性不再只是男性权力的附庸。

  所以看剧时偶尔看到网友弹幕感慨“这部剧中的女人似乎都挺聪明”,其实正暗合着创作者的苦心,用一个架空故事,在男权社会中赋予女性政治地位。只是这个故事所崇尚的女性智慧,不是像霓凰夏冬那样浑身阳刚正气凛然,就是像静妃那样从容持重明理温善,秉持着“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原则,总归不再是阴险诡谲和尔虞我诈的谋斗。

  说穿了,《琅琊榜》是一部政治童话般的故事,用拙劣的谋斗,实现了一个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政治理想国。然而,恰是这个似孩童般逻辑惩恶扬善的故事,和那个明知虚幻的桃花源,却让人每每读着,总会感动一番,姑且把它叫做“赤子之心”吧。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