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2023年度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名单日前“出炉”,这标志着江苏智能建造已全面启动,并在工程建设中运用取得了成效。这些试点项目对转变传统建造方式,提升现代化建造能力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具体有哪些应用场景?
江苏台记者尹美又:南京河西金融城二期项目的停机坪,这里的高度是416.6米。这座“超高层摩天大厦”,也是江苏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本月底将迎来主体结构的全面验收。建造中,大数据、无人机、空中造楼机等“高科技”让工地更加“耳聪目明”,建造更加安全高效,助力大厦“拔节生长”。
在摩天大楼的建设中,“造楼机”就仿佛一间高效运转的封闭式工厂,工人可以在里面进行流水化作业。这个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轻量化步履式顶升模架系统,每完成一层楼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就跟着系统一起升上新楼层,助力大楼快速“长高”。除此之外,幕后还有全能“智慧大脑”,实时监测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安全、进度和人员状态。
中建四局南京金融城二期东区项目总工程师郭奇告诉记者,整个施工过程中,标准层的平均施工工期达到4.5天一层,提高速度25%左右。模架系统同时集成施工升降机、智能振捣机器人等等,为施工戴上一顶“最强工具帽”,也为超高层施工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在苏州相城区的航空航天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现场,13款机器人成了重要施工力量,它们负责在地下室及主体施工阶段进行地面整平、抹平、墙板安装,在装饰阶段进行腻子喷涂及打磨等。
苏州市航空航天产业园一期项目技术负责人吴志轩介绍,这些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在较复杂、较繁重累等场景应用,大概可以提高30%的工效,节约70%的时间,节省30%的人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借助硬核科技的应用,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传统建筑业,正迈向“智能建造”时代。包括这两个项目在内,此次共有28个试点项目入选,分布在南京、苏州、无锡、南通、扬州和宿迁。其中南京、苏州各有6个、16个项目“上榜”。南京、苏州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一年多来已逐步探索出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其中,南京不断推进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施工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苏州大力推广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装备“硬件”,催生配套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软件”,着力提升智能建造在提品质、降成本方面的实施效益。
据了解,为加快江苏建筑业转型升级,去年11月,江苏出台《促进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末,江苏智能建造适宜技术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占比达到50%,培育30家以上智能建造骨干企业。
江苏省住建厅建筑市场监管处副处长周文辉说,还将选出一批智能建造示范企业,培育一批建筑技术服务企业,推进第二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的名单,提升整个建筑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尹美又 陈忠耀 苏州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