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冠军”是这样炼成的

2024年03月26日 11:49:20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前,省工信厅公示了

  入选工信部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

  企业名单

  南京有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等

  13家企业入选

  新增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

  累计总量排名从全国第17位上升到第10位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如何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起探寻多家上榜企业的“夺冠之路”

  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

  凭借“智能电网主配网调度及监控自动化系统”这款“护网神器”,南瑞集团所属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这是我们公司的核心产品,目前已经升级到第6代了。” 国电南瑞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孙世明说,2017年启动项目研发,兄弟单位共400多人参与协同创新,2022年完成了第一批系统的交付投用。这一工业软件的每一次迭代,都有聚焦“卡脖子”环节的全新突破。从第五代的数据库、操作系统国产化,到这一代可以适配国产化关键零部件,真正实现了系统的完全自主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的“单项冠军”名单,“国家队”和民营企业平分秋色。根据去年新出台的认定管理办法,“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产品两大类“合二为一”,并不单纯倚重规模,关键考量企业申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批在细分领域尽“精微”的企业脱颖而出。

  “在蜡助剂制造领域,我们要做全世界的引领者。”说出这番豪言壮语的,是一位年已88岁的耄耋老人——齐齐哈尔大学退休教授于天诗。22年前,年过花甲的他在六合经开区一手创办了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如今这里已是中国最大的专业蜡微粉生产工厂。

  天诗新材料成立不久,便开发出国内首个球形蜡微粉生产线,打破国外化工巨头的垄断,成为当时国内唯一可以替代进口蜡微粉的国产品牌。如今,公司已打造了从上游原料到下游成品的全产业链集合,年产蜡微粉、蜡助剂等数万吨,服务于涂料、油墨、3D打印、脱模剂等17个行业上万家客户,在国内聚合物蜡微粉领域市占率全国领先。

  从“跟跑”到“领跑”

  南钢集团这次超高强耐磨钢板再度获“单项冠军”企业称号。2010年以前,我国1000Mpa级及以上工程装备用超高强耐磨钢板的市场长期被国外垄断,进口产品价格高、供货周期长,严重制约了我国大型工程装备的发展。

  针对这一“卡脖子”难题,南钢成立研发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研究,成功开发出最薄4mm、最宽4500mm的1000-1300MPa超高强度结构钢板等系列耐磨钢板产品,这一“国产替换”推动了我国大型设备的升级换代,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竞争力。

  9镍钢是该公司初登“单项冠军”的核心单品。南钢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以前,建造储罐用9镍钢主要依赖进口,南钢2007年成立课题组开始研发,2011年首次实现商业化供货,如今产品已用于建造了29座LNG接收站,包括14座国家重大工程、15个省市级重大工程和多个海外项目。南钢用10余年时间,完成了国际上9镍钢生产知名企业60年才完成的交付量,助力中国实现了LNG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工信部评选“单项冠军”要求企业深耕行业领域10年以上,申报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前三。南京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分布来看,材料类产品占到了30%以上,共同的特点就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填补相关领域空白。

  和南钢集团一样,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南京玻纤院”)也是再度获奖。作为我国玻璃纤维工业技术的策源地和辐射源,此次荣获“单项冠军”的产品是S级高强玻璃纤维。经过多年研发创新,南京玻纤院突破了国产高强玻璃纤维强度低、性能不稳定、应用工艺性差等关键应用瓶颈,其开发的系列高强玻璃纤维产品已在航空航天、能源和民用等领域广泛应用。

  另一款“单项冠军”产品——玻璃纤维覆膜滤料,作为工业袋式除尘器的核心材料已经热销多年,实现了主要工业除尘领域产品全线涵盖。年产能达700万平方米,从2018年至今,始终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

  张健 摄

  市场触角激发“量子飞跃”

  在美国洛杉矶,一家在今年夏天将要开放的体育综合体,会有一个宽26米、面积超800平方米的球形巨幕影院面世,相当于两个篮球场大小。

  这一令人震撼的庞大LED球幕,是由江北新区研创园企业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今年迎来30岁生日。一款“单项冠军”产品,无疑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如今,洛普公司的各类LED显示产品已享誉海内外,去年产值接近10亿元。数十年磨一剑,铸就“高精尖”的核心能力。核心大单品的能力,铸就了“单项冠军”企业不断攀升动能,开启裂变式发展。

  “人类拍摄的第一张月背照片,就有茂莱光学的助力!”茂莱光学董事长范浩介绍,月球探测器“嫦娥四号”就搭载着茂莱光学生产的精密光学设备。

  茂莱光学于1999年创立于江宁开发区,主要从事精密光学器件、光学镜头和光学系统的研发设计及产业化,产品广泛应用于第三代半导体、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经过20多年发展,该公司已成为国际先进的精密光学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此前荣获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独门绝技穿越“经济周期”

  创业老兵深知,天诗新材料的“秘密武器”是强大的研发团队。公司200多名员工,研发团队占1/4,办公楼有一半都是实验室。公司每年将营收5%用于研发。公司营收每年保持20%—30%增幅,今年随着二期22亩新建厂房开工,预计业绩将大幅增长,再上一个大台阶。

  天诗新材料可谓“单项冠军”企业的一个精准画像。业内人士介绍,单项冠军企业申报是一个全方位的考核,关注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是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出的成熟产品是否具有补链的作用,在某一细分领域是否具有全球话语权。而从以往的统计数据看,80%的“单项冠军”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的比重都在5%以上。回顾近几年的发展,这些企业受疫情和经济波动影响不大,都具备良好的持续成长性。

  栖霞天宇码头,一排9个“钢铁巨人”矗立江边。这是当前散杂货港口装卸货物的主力设备——港口门座起重机,高达60多米,自重700吨,可以一次起吊40吨的货物。

  这一起重机是南京港机重工公司荣膺“单项冠军”的拳头产品,也是支撑企业转危为机的“擎天柱”。2017年从浦口码头搬迁的港机重工面临着“生存危机”,一剂技术创新的良方实现了“先破后立”的绝地反击。

  公司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在“智改数转”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每年都有新款产品面市。设备远销东南亚、非洲等16个国家与地区。踩着科技的“风火轮”,6年来南京港机重工公司产值从4亿元增长到12.5亿元。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