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向大地,也洒在金北街道中心小学刚刚进入校园的学生身上,温暖而舒适。迎接学生们的是整洁的校园、教师们的笑脸、精心准备的课程……
现在的金北街道中心小学,由原先的三河、陈桥两校合并而成。目前,学校八成以上的学生为留守儿童,建档立卡户占比48.6%,外来务工子女占比12.8%,患有自闭症的融合教育对象占比8.6%。
针对这一现状,金北街道教育党总支部书记、金北街道中心小学校长张明宏表示,学校按照全县党建工作会议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以“铸师魂、强师德”为载体,以“爱+N”模式为抓手,借助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等平台优势,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关爱项目和服务,让留守儿童在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中健康幸福成长。
活动,丰富多彩
上午9时许,课间休息时间,学校操场已然是孩子们的舞台:
三、四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跑下,围着300米的跑道开始跑步,根据孩子们的实时表现,一般会跑800米—1000米。
六年级的学生则在一旁练习足球,为即将参加的全县小学生足球比赛做准备。
而在教学楼二楼陶艺工作坊,五年级的学生正在唐玲老师的指导下,和软泥、做坯体、画颜色,忙得不亦乐乎……
该校办公室主任陈建永介绍,为了让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校由党支部牵头,在保障正常教学的前提下,组织党员开展各类特色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时间。
目前,已开通亲情热线,让留守儿童能随时与家长进行视频通话,弥补孩子们“亲情上的缺失”;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劳动实践基地”等平台,讲解果蔬种植及栽培技术,培育孩子们的劳动技能,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体验家的温暖和丰收的喜悦;拓展“1+x”延时服务——每天安排1小时的作业辅导,1小时的“悦读、悦动、悦唱”特色课程。
关爱,无处不在
上午10点30分,教学楼三楼党员活动室,支部党员开展的留守儿童心理咨询讲座如约而至,党员孙丽老师正在和孩子们谈心交流,落细量体裁衣的精准关爱。
近年来,学校党支部依托留守儿童网络之家共育平台,积极协调街道派出所、司法所、妇联和关工委,在摸清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后,为41名留守儿童全部建立个人档案,把农村留守儿童纳入“大监护”网络,让“关爱的触角”延伸至村头街尾。
同时,学校在全县率先设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为不能及时回家的留守儿童打造“留守儿童之家”。关爱队伍也由当初三五个人的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发展壮大成全校教师自觉自发参与的大部队。
对于个别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学校还安排党员教师负责送教上门,每天接入1节网课,每月上门送教两次,除了系统教学文化基础知识,还有康复训练和生活技能的培训。
成效,开花结果
下午4时许,随着常规教学的结束,课后“1+X”服务准时开工,作业辅导、花式跳绳、美工课逐一上线。
为更好地向留守儿童提供温馨而细致的服务,学校党支部在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中、每半年一次的组织生活会上,都会总结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并设置党员先锋岗,进一步激发党员比、赶、超的工作热情,最大程度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此外,为提升广大家长和代理家长“科学育娃”的能力和水平,学校由党支部牵头,定期开设公益家长课,举办“青少年抑郁症识别及疗愈”沙龙活动,针对家长和孩子的个性化需求,组织开展线下和线上相结合个案心理咨询。
该校留守儿童关爱成长体系的建立、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均衡,也推进了教育公平,并由此催生出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还多次荣获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市文明校园、省校外教育优秀辅导站、省平安校园和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