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的一天,即将年满7岁的郑冰清跟着爷爷郑金良来到长江边参加放流,小小的身影,打了一把雨伞,在满是泥水的江边穿梭,40万尾河豚苗在她面前游进了长江,这也第一次她和鱼联系在了一起。
自此之后,连续21年,郑冰清都会参与江阴长江放流,已累计放生了2621万尾河豚鱼苗。长江把郑冰清和鱼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她从小就对鱼产生了兴趣。记得我那时候晚上要去观察河豚的情况,她就会穿上衣服跟着我一起跑去观察。”郑金良坦言,如果孙女没有兴趣,他是不会把自己这个“土专家”的经验传授给郑冰清的。说起郑金良,那也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曾荣获过“长江水生生物养护突出贡献奖”,是我国“长江放流第一人”,素有“当代愚(渔)公”之称。长大后的郑冰清也跟随爷爷的步伐,成为了一名新农人。如今的她已经是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技术带头人,无锡市人大代表,共青团无锡市委委员。
作为一名女性,对农业和渔业却有着这么浓厚的兴趣,郑冰清说不仅仅只有爷爷的影响:“从小就在泥里水里抓蛤蟆,回家奶奶一翻口袋,里面都是癞蛤蟆蹦出来,确实也是很喜欢生物。”高中毕业后,郑冰清就选择了前往南京农业大学继续学习生物,后又前往美国欧文大学深造。2015年,郑冰清放弃了国外优异的科研环境,带着对农业和家乡这块土地的热爱回到了江阴。
回到家乡的郑冰清,穿起水裤,走进池塘,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鱼类养殖。短短几年,她不仅接过了爷爷的接力棒,更是带领科研团队申报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把国内外学习到的数字渔业技术带到了企业。“郑冰清带回来的技术,把事情变得‘简单’了,这却让我们企业变得‘不简单’。”公司外聘专家张呈祥说。期间,企业不仅进行了池塘生态化改造,使水产养殖转变对环境更友好的绿色渔业,更是运用新的营销手段,通过直播平台让优质农产品发展搭上了网络经济的快车道。如今,企业拥有全国绿色鲥鱼最大生产基地,大黄鱼繁殖技术世界领先,并为长江珍稀鱼类的保护和繁殖做出了巨大贡献。
企业发展了,养殖出名了,找郑冰清咨询养殖经验的人也多了起来。作为致力于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的青年典范,郑冰清又成了共同富裕“带头人”。为了让农户少走弯路,郑冰清总是挤出时间到周边的养殖基地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养殖户资金周转不开,她及时支持;有的农户想开展鲥鱼养殖,她帮忙实地测量,设计养殖池,并积极把养殖技术传授给农户;有的农户销售遇到了瓶颈,她就帮忙联系经销商解决销路问题。此外,郑冰清还倡导企业每年义务举办多期养殖技术培训班,极大提高了周边农户的养殖技术水平,每年把新技术及时教授给农户。“在她的帮助下,去年有一个体农户实现增收20万元。”江阴市申港街道党工委委员王渊海也满是感谢。
如今,在郑冰清的带动下,鲥鱼养殖业已经成为江阴周边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特种养殖业。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徐恺言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