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将至,致敬在徐州用匠心铸就梦想的他们!

2023年04月28日 09:27:19 | 来源:中国徐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徐州广大劳动者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埋头苦干、拼搏实干。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一线,钢花四溅、机床轰鸣,一线产业工人用坚实的臂膀托起美好未来;辛勤耕耘、春种秋实,农民兄弟用勤劳的双手守护“大国粮仓”;矢志创新、科技报国,科研工作者用不懈的探索攀登前沿高峰;不惧寒暑、日夜坚守,环卫、电力工人用真情守护万家灯火;风雨无阻、按时送达,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业态劳动者把幸福送达千家万户……每一个劳动者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每个劳动者都值得骄傲。

  劳动最光荣,创造最伟大。新时代新征程为工人阶级担当使命、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职工创新、创造的空间不断拓展,用辛勤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前景无比美好。唱响新时代“咱们工人有力量”,就是要永葆阶级本色、坚定跟党奋斗,始终做党长期执政最坚实的依靠力量;就是要昂扬奋斗姿态、勇担时代重任,始终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就是要传承匠心情怀、矢志追求卓越,始终做建设制造强省的硬核力量;就是要弘扬光荣传统,自觉崇德向善,始终做促进文明和谐的引领力量。

  致敬劳动者,奋进新征程。希望全市广大劳动者牢牢把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这个重大目标定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做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实践者;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做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追梦人;敢为善为、务实落实,更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为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团结奋斗!

  他们是装配难题的“终结者”,一道道装配难题在他们手中迎刃而解;他们是竞赛场上的“强中手”,以一次次优异成绩刷新着人生高度;他们肯下苦功夫、敢于挑大梁,以勤奋耕耘提升业务水平,用默默奉献收获成长硕果;他们执着坚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今天,我们走近“大国工匠”“江苏工匠”获得者,感悟时代匠心,争当时代匠人。

  孟维:千锤百炼锻造“大国重器”

  孟维,今年40岁,是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零部件分厂的一名技能工艺师。参加工作20年来,孟维凭借一股韧劲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破解了高强钢加工工艺等诸多难题,发明了“孟维滑轮操作法”等177项先进的数控加工方法,9次荣获全国QC成果一等奖,在中国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加工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

  2002年,孟维毕业后进入徐工重型,成为一名普通车床操作工。第二年,作为车工尖子的他被调到数控岗位,成为厂里首批数控车工。面对陌生的数控机床操作界面,尤其是在数控车床加工新材料、新技术领域,孟维感觉到无从下手。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数控加工技术学会、学深、学精,在数控加工岗位上干出一番天地。

  孟维放弃休息时间,尝试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努力提升数控业务水平。“老师傅告诉我,真正好的加工应该是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高质量的产品,用‘动脑筋’代替‘耗时间’。”孟维说,从具备复杂零部件独立工艺设计、数控加工能力,到精通多种主流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操作、独立调试等,他渐渐成长为数控机床加工和维修的“专家”。

  去年11月,徐工重型5款百吨级C系列新品重磅发布,它们在起重性能、动力性能、智能化、操控性上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前,起重机的核心零部件大多依靠进口,然而进口件的购买周期长、价格高昂,更面临诸多风险。为此,孟维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先后攻克6种核心零部件难关。经过百万次磨损及加载试验,6种零部件试验性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替代进口部件,彻底摆脱国外的技术掣肘。孟维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起重机打造出强劲的中国零部件。

  作为徐工年轻的一代,孟维说,要带头发挥积极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振兴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王士超: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智造先锋”

  “00后”王士超是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的一位“天赋型选手”。作为加工中心的一名操作工,同事眼中的他“有天赋又勤奋,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

  2021年,王士超第一次参加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就获得徐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按照赛制,正式比赛前我只有两个小时熟悉工具。”王士超说。但他硬是凭借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苦练,夺得优异成绩。

  王士超是一个在数控技术研究上颇有建树的“智造先锋”。“将智能制造技术融入装配,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是我内心所向。”王士超说,他对于数控的热爱起始于一次老旧设备改造工程,“我们通过独立设计、制作,反复调试,最终将一台老式手动压井机床改造成液压全自动工装。”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他通过网课自学了工业机器人编程、PLC编程,还主动参与现场机械手的调试工作,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双重加持下,建成了数控机床无人工作站,实现了制造单元无人化生产。

  传统的数控升降铣床需要全人工上下料,费时费力且无法保证加工精度,王士超提出“升降铣智能化改造”方案。工装测绘、模拟仿真、逐步优化加工程序,他像一个运筹帷幄的“数字军师”。他每天早来晚走,利用午休时间进行设备改造,最终只用5天时间就成功将设备改造为液压装置,实现自动夹紧、一键启动加工,链轨节主节加工产量提升300%,年度降本20万余元。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作为新一代技能工人,王士超在平凡的岗位上不甘平庸,以匠心之笔挥墨泼洒,勇攀装配质量高峰,奋力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徐工青年的华彩篇章。

  陈晨:坚守匠心勇做装配技能“多面手”

  “老师傅常说,做钳工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匠心。”还在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学习时,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90后”装配钳工陈晨,便将这一教诲铭记于心。

  钳工件的钻孔较多,为更好掌握钻孔的精度和各种钻头、钻床的使用,陈晨经常在一个练习件上反复钻孔、测量,枯燥乏味的作业一天要重复五六百次。在灼热的钢板上,被烫伤、划伤都是常事,他手掌的老茧和水泡更是长了又消、消了又长。

  就这样,近十年的技能打磨,让陈晨从初出茅庐的学生渐渐成长为分厂的技能骨干。

  2019年深秋,在江苏省装配钳工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的陈晨,奔赴沈阳踏上国赛之旅。此次比赛标准更严苛,装配精度要求在2丝以内;比赛耐力更持久,结构件重30多斤,要不断翻转和测量;比赛考核更精细,提供的装配圆柱销本身存在几丝精度误差,要仔细核对尺寸数据。历经“高手过招”的激战,陈晨凭借精湛的技艺、强大的心理素质突出重围,获得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组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性格内敛的陈晨有着百折不挠的劲头。固定螺栓拧紧,行业内普遍采用扭矩法,但偶尔会出现“假拧紧”现象,是不易攻克的难题。“连螺栓都拧不好,怎么当好装配工?”“一根筋”的陈晨偏不信邪,誓要突破这一行业瓶颈。

  为了校验拧紧机的准确性,陈晨逐一排查一千多颗螺栓,最终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扭矩转角法拧紧方案,成功攻克螺栓“假拧紧”行业难题,为践行“技术领先、用不毁”做成工艺品技术质量战略写下生动注脚。

  李鹏龙:给机器人“把脉看病”的技能状元

  人若病了,要找医生看病。在智能制造转型趋势下,“上线”的工业机器人若出现问题,该找谁?其实,为它们“把脉看病”的,是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李鹏龙,就是这样一位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00后”小将李鹏龙,早在学生时代,在工业技能方面就展现出非凡技艺。2018年本科在校期间,他荣获第四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青苗组工业机器人项目一等奖。时隔4年,在第六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中,他又实现自我突破,荣获大赛职工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项目一等奖,成为公司最年轻的省技能大赛状元。

  2019年9月,李鹏龙大学毕业后,成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设备能源部一名设备维修工。为更快提高业务技能,李鹏龙参与“师徒传帮带”学技活动,在师父袁雪雷的指导带领下,他的技艺得到快速提升。

  近些年,公司引进不少高精尖的生产设备,在新设备调试过程中,常常遇到问题。为尽快解决问题,李鹏龙在新设备安装调试期间,经常加班到深夜,“啃”下一个个技术难题,直到百余吨重庞然大物在他面前彻底没了“脾气”,新设备顺利投产,他才满意地笑了。

  近年来,李鹏龙积极钻研,创新性完善“一人多机”自动化加工项目。为了确保“一人多机”的安全使用和正常运转,李鹏龙还创新性地将安全联锁功能嵌入到“一人多机”项目中,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为一名“00后”,李鹏龙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干劲。“我认为只要肯学肯干,就一定能有所突破。青年人要在拼搏奋斗中实现更加出彩的人生!”李鹏龙说。

  张艳伟:用CAD软件绘制起重机蓝图

  “我从事CAD机械设计10年了,来参加比赛是为了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产品设计师张艳伟,在去年第六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CAD机械设计项目比赛中沉着冷静、操作熟练,最终获得该项目状元,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一根筋坚守,一种激情创造,一份清醒奋斗”,是徐工人奋斗精神的内涵。张艳伟说,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他非常感激徐工这个大平台。进入徐工十年来,张艳伟先后参与系列越野轮胎起重机及流动式港机的设计研发和相关技术研究工作,共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正是徐工这种让人才快速成长的环境,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成功登上领奖台。”张艳伟说。

  张艳伟2012年7月进入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后,跟随师父马善华从事起重机结构设计工作。回忆起第一次设计产品,他记忆犹新,“当时设计了一个走台板的支架,重量比别家的重,结构也不合理,焊接完成之后整个支架扭曲变形非常严重,根本无法使用。”有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张艳伟深刻体会到严谨细致的重要意义。他虚心向师父和老员工们请教,对待工作也更加精益求精,特别注意结构细节的设计,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靠着努力和坚守,张艳伟从起重机结构设计工作的新手一步步成长为技术能手。“我从一开始就抱定了为工程机械事业奋斗的决心,看到越来越多的产品是由我们独立设计和组装的,非常自豪。这也激励我不断开拓创新,为大国重器的发展继续奉献力量。”张艳伟的话掷地有声。

  邵伟:电工状元“电”技闪耀

  “预备,开始!”2022年7月,随着考官一声令下,第六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电工项目专业技术大比武拉开序幕。出工具、接线头、查故障……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设备维修工邵伟全神贯注,每个流程都做到时间合理控制、结果准确无误,最终获得该项目第一名。

  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邵伟,于2018年9月加入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刚进入公司,他就拜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冠军、公司技能大师黄实现为师。黄实现的言传身教,对邵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邵伟喜欢观察、琢磨和改善设备。他将所学的三菱PLC、西门子PLC技术运用到维修设备中,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化、智能化改造,提高了公司安全生产效率、智能化水平。

  2020年年初,公司采购了意大利进口大型对镗加工中心。受疫情影响,国外调试工程师无法来徐。邵伟自主学习新型西门子系统知识,经过45个日夜调试设备,让公司提前两个月用上这台“大家伙”。

  2020年,公司结构车间二号龙门机床加工精度出现误差,影响了产品的一致性。大家对设备进行螺距补偿,十几次的反射镜调试都没成功。邵伟和同事电话咨询厂家、在网上查询资料,经过不断摸索,终于找到对光方法,仅用4个小时就修复了机床,精度误差控制在5丝以内。

  工作几年来,邵伟每天都要对每台设备仔细检查一番,并时刻保持着细心和责任心。“每次看到自己负责维护的设备运转正常,为生产保驾护航,我就忘记了辛苦和劳累。”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邵伟说,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会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和中国机械智造持续贡献光和热。

  周希归:“药者匠心”传承中医国粹

  邳州大德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质管科副科长周希归从事中药师工作28年了。多年跟中药打交道的他,早已对四五百种常用中药了然于心,并练就了抓药的手感。

  “我随手一抓称重,误差基本在零点几克。”在周希归看来,对药材的熟悉程度,就是药剂师的功夫。除了熟识各类药材外,帮助顾客抓药、称药也是周希归每天的必修课。因为抓药快而准,他被大家称为“一抓准”。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花一草皆可入药。”周希归说,他从小就对中医药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药剂专业毕业后被安排到邳州市医药公司调配中药处方岗位。“我的工作也就是俗称的抓药,包括处方审核、药品调配、用药咨询指导、合理用药等药学服务工作。”周希归说。

  研习中医药学,精益求精,是周希归生活、学习的主线。多年来,图书馆是他常去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他最热悉的陪伴。各类中医学、中药学教材成为他的“好朋友”。他对药典(一部)的知识尤为熟悉,被业内老师、朋友称为“行走的药典”。

  周希归深知,药师的职责就是让老百姓用到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药物。在工作中,他把患者当作“家人”,认真建好药历,耐心提供用药指导,以保证患者合理使用药物,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近日,周希归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技能状元”称号,认定为“江苏工匠”。“匠心在于坚持和追求,要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周希归说,“学医的路很漫长,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来源:中国徐州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