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是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马玉华和她的团队常年坚守在麻风病康养服务一线,甘做关爱麻风病老人的“螺丝钉”,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昨天(3月4日)下午,马玉华带领市疾控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来到麻风康复病区开展志愿服务。
20世纪60年代,泰兴市成立了麻风病康复病区,外界称之为“麻风村”。一些患者治愈后,便一直在“村”里生活。1995年8月,刚从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的马玉华被分配到这里,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
过去,人们只要听说麻风病就会像躲瘟疫似的赶紧躲开。因此,麻风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马玉华在治疗麻风病患者的同时,特别注重抚慰他们脆弱的心灵。
马玉华成了“麻风村”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为了让病人得到全面系统的治疗,马玉华发扬“钉钉子”精神,努力钻研医术,从皮肤科专科医生升级为全科医生。只要有老人生病,她总在第一时间赶到。
有一年夏天的一天,马玉华突然接到电话,一名病人高烧不退,又吐又泻。她立即赶到“麻风村”,来到病人床前,悉心为病人清创,处理溃疡。
“让更多人加入到服务‘麻风村’老人的志愿队伍中来”是马玉华如今最大的心愿。为打破社会对麻风村康养员的歧视,她利用疾控中心岗位优势,牵头成立疾控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经常开展志愿服务。并组织在校大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走进“麻风村”,让公众近距离了解麻风病和康养员,祛除人们的惧怕心理,也让村里的人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为提高麻风病康养员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回归社会,马玉华积极帮助康养员开展康复训练和畸残矫正手术40余次。每年,她为“麻风村”康养员筹措防护鞋900余双,累计筹措安装假肢400余条、拐杖100多个、轮椅100多个。
马玉华计划接下来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继续改善“麻风村”的生活条件,同时,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学雷锋的志愿者。
(《零距离》记者/范涤青 何竹寒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