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默默无闻深耕教育感化工作的监管民警。她发挥心理干预特长,宽严相济,化解制止多起在押人员企图自伤事件;她以“爱”为名,教育感化,细密缝合误入歧途孩子破碎的心灵;她不惧风险,用心关爱,激发“涉艾”人员生存勇气;她封闭高墙多天,主动请战,始终坚守监所战疫最前沿。进入看守所工作的7年间,钟莹充分发挥自身心理咨询师专长,成功教育转化多名心理疾患、自残等人员,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她叫钟莹,今年46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南京市看守所二级警长,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嘉奖3次,被评为市公安局“优秀退役军人”“南京市优秀人民警察”。今天(12月28日)上午,南京警方通报了金陵“美”警,高墙内的“心灵摆渡师”钟莹的故事。
挽救失足灵魂的“摆渡师”
钟莹将心理咨询引入监所日常管理,积极组建南京市看守所心理工作团队,打造“钟警官”工作室,注重创新总结,形成独具女性在押人员管理特色的“三六四”心理工作法。
工作中,她充分发挥教育矫治的攻心治本功能,将人性化执法贯穿其中,提出并践行“爱·让心归航”管理理念,用“爱”铺路、以“情”感化,强化教育矫治效果,成功化解在押人员心结。
新入所人员小雨,进入监室后情绪极其不稳定,自残念头极强,钟莹得知情况后主动介入,及时对小雨进行心理干预,凭着多年心理工作经验的敏感性,初步诊断其极有可能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症,随即安排做好保护性措施,后小雨被脑科医院专家诊断为精神分裂。
在小雨接受相应药物治疗的同时,钟莹又对其进行了多次心理疏导,小雨的情绪逐渐好转,幻觉逐步消失,也打消了自残的念头。
双向情感障碍的疾病,对其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日积月累才有可能看到成效。2019年,小雨被判决后投送监狱。投送前,小雨主动要求谈话,希望可以和钟莹通过信件继续保持联系将心理咨询进行下去。
从2019年至今,尽管相距200多公里,但小雨一直和钟莹保持书信联系,她在信中写道:谢谢您,钟警官,您给我的力量已经足够让我抵御挫折和困难。
入歧途未成年人的“补心人”
面对叛逆迷茫的“迷途少年”,钟莹宽严相济,用爱和陪伴化解她们心中的怨恨;面对缺乏关爱的“蒙尘花朵”,钟莹付出更多陪伴,带领她们踏上追求真善美之路;面对重新上路的“受伤心灵”,钟莹跟踪帮教,使她们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我可以喊你一声‘钟妈妈’吗?”问出这句话的主角王某,17岁,因侮辱罪被送押入所。刚入所的王某性格叛逆,说话横冲直撞。钟莹时常心平气和地听她发泄,不动声色地严格强调纪律规定。
随后,抓住王某叛逆的根源后,发挥心理学专长,引导王某设身处地站在父母的角度,感受家庭之爱,鼓励王某以书信的方式向父母诉说心声。不久,王某父母在回信中坦言“我们也很爱你啊,是我们做得不够好”。多年来堵在王某心中的心结冰雪消融,她就在这样的书信交流和钟莹的谈话教育中成长转变。
在王某18岁生日当天,钟莹捧着礼物、满脸笑意地与王某谈心。一垒书籍,是钟莹用心挑选的;一份贺卡,上面有钟莹写给王某的心里话。王某当场泣不成声。之后,在家从不做家务的王某,在监室内带头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女儿的积极改变,王某父母主动给钟莹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涉艾”在押人员的“愈心匠”
一般人听到“艾滋病”这个词,第一反应是唯恐避之不及,可钟莹却主动请缨,承担起“涉艾”在押人员的管理教育任务,将阳光带进一颗颗灰暗冰冷的心。
涉艾在押人员通常性格敏感多疑,个人生活习惯差,身体素质弱,对于管教来说是不小的挑战。钟莹不惧风险和压力,针对涉艾在押人员心理特征,一次次与她们直面接触,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钟莹说:“她们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歧视。”在生活中,给予她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考虑到其中一名在押人员体质呈下行趋势,每天叮嘱其按时就餐,观察运动状况,及时了解身体状态,用真诚的心和实际行动感化涉艾在押人员。
在日常管理中,钟莹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严密掌握思想动态,从生活、卫生抓起,把所学的医学常识纳入谈话教育内容中,使她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客观、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同时严格落实日常规范养成,不但进行政策、法律、制度宣讲,同时结合心理知识进行矫正教育,消除心理障碍、唤起改造的信心,达到一种良好的改造心理,形成一种行有规、言有矩的自觉行为和精神状态,有效地配合了管教工作。
高墙内坚守的“封勇者”
“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这是钟莹2020年第一次参加监所封闭管理时申请书中的一句话。监所至今历经多轮封闭,钟莹始终坚守在岗。封闭执勤期间,面对巨大压力,钟莹多次主动申请提前入所,甚至连续参加多轮封闭执勤。
2020年年初南京市看守所成立监所突击队后,钟莹主动请缨加入首轮封闭执勤,率先进入封闭管理核心组,全力做好管理教育工作。2022年下半年,她主动申请提前入所,连续两轮参加工作。3年来,像这样的坚守不胜枚举。
抚平心灵皱折的“知心人”
钟莹深耕细作讲温情,持续深化心理咨询理论研究,并将工作技法引入日常。监所封闭执勤期间民警身心疲惫,心理压力巨大,钟莹经常讲授心理疏导课程,解疑答惑,帮助同志们纾解压力,成为青年人口中的“好姐姐”,老民警眼中的“知心人”。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全省、市局心理健康服务队、多次受邀参加部队及学校,向社会传递温暖。
钟莹的丈夫是江苏警官学院的老师,班里有位孩子家境贫困,每天只吃两顿饭,每顿饭不超过一元钱。得知此事后,钟莹与丈夫每个月给她的饭卡充值500元,让她好好吃饭,并为她争取了勤工俭学岗,每学期开学都为她准备好一学期的各类生活用品、营养品和一年四季的衣物,经常喊她到家里来改善伙食。在钟莹和爱人的鼓励下,小婷奋发努力,每年都拿到全额奖学金,入了党,通过了司法考试,考上了研究生。
“高墙铁网内,默默谁人知?灵魂摆渡口,谓有补心人。”钟莹作为默默坚守在公安监管战线的一员,与和她一样的“警花”们一道,将爱延伸,绽放在方寸之间。
(《零距离》记者/谢炜 通讯员/宁公宣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