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宜兴茶文化历史悠久
山水秀美的宜南山区拥有7.5万亩茶园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峰峦叠翠土壤以黄棕壤、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高……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着久负盛名的“阳羡茶”。
据史料记载,阳羡茶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尤其是在唐代,阳羡茶的发展达到了鼎盛。“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
阳羡茶最主要的两个品种即红茶和绿茶,绿茶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摊放、杀青、揉捻和整形干燥,而红茶制作流程主要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
宜兴的绿茶鲜香,红茶则甘醇。著名作家叶兆言曾说过:“忍不住要为宜兴红茶吆喝一声……。”壶抱宜兴红,共饮阳羡茶。
宜兴红茶,以宜兴种等中小叶良种茶树的优质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整形归档等工艺加工制作而成外形紧秀显毫、香气甜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甜、汤色橙红明亮、叶底嫩匀红亮。
一壶阳羡茶,急出似水,缓出入杯。杯水之间既纵横肆意,也内敛俊美。沧桑岁月中延绵的宜兴茶以宁静淡泊的地域气息润泽醇化着宜兴人的精神气质。
茶以载道,蕴藏着平和的生活态度,虔诚的人文情怀,在江南初雪时,沏一壶阳羡茶,浸润身心品味季节的变换。
(来源:宜兴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