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时间,随着网络、交通、运输的发展,非遗湖笔销售在线上完成,湖笔销路被快递打通,湖笔的原料也变得更易得到,时代在发展,机会在增多——
10年,恰好是姚茂江成为桃源非遗湖笔制作技艺传承人的时间。 姚茂江40多年如一日坚持传统手工制作湖笔,对湖笔的热爱没有发生丝毫改变。有变化的是,湖笔制作地点从桃源湖笔厂变成了自家的工作室,湖笔的销售从线下“转战”到线上,运输方式从车辆包送变成了快递邮寄,原材料挑选从产地直采变成了周边物料集中地,这些改变让非遗湖笔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网络串起湖笔销售 叮咚叮咚,随着微信提示音的响起,姚茂江拿起手机进行查看,原来是客人对他拍照发去的湖笔样式十分感兴趣,准备下单几支湖笔看看质量,然后再决定批量下单。 “很多客人都是在网上看到我的信息,然后给我打电话进行咨询,但是电话里面说不清湖笔的样式,就会加微信好友进行沟通。”为了更好地展示并销售湖笔,姚茂江学会了使用微信,通过微信发送湖笔的照片和文字介绍,直观地向客人展示湖笔。 对于传统制笔工艺,担任过桃源湖笔厂质检主任的姚茂江坚守湖笔“精、纯、美”的制作品质,这让很多“线上”客人在看到寄过去的湖笔样品后就马上下单,并成为多年“回头客”。 这种“回购”对姚茂江来说来之不易,一支湖笔从原材料到成品,一般需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等十二道大工序,从中又可细分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可谓是十分复杂繁琐,但是姚茂江坚持了40多年,铸就桃源非遗湖笔的好口碑。 现在,虽然传统手工制笔行业日渐萧条,但随着网络的发展,湖笔销售也多了一些新平台,姚茂江的湖笔正跟着互联网走向全国各地。 快递打通湖笔销路 走进姚茂江的湖笔制作工作室,朴素且充满年代感的气息扑面而来,陪伴姚茂江几十年的制笔工具、工作台、樟木箱……一样样老物件都浸润了制笔的故事,仿佛姚茂江的制笔环境和时光一起从未流逝。但是,工作台上的智能手机、墙上贴着的“收款码”、樟木箱上放着的快递包裹……点滴中又透露着时间的飞跃、时代的进步,让传统的湖笔多了些许新的活力。 “
这是我今天准备发往连云港的湖笔,一共有100支大笔、200多支小笔。”姚茂江指着樟木箱上摆放的湖笔介绍,这位客户是合作了十多年的老客户,因为货物运输越来越便捷,这笔生意没有断过。想到今天发货,明天就能到达连云港,姚茂江不禁有些感慨,以前,快递不发达,湖笔运输十分不便,不仅时间长,还担心运输过程中损坏了湖笔,导致湖笔的销路一直不太好,这10年来飞速发展的快递行业也打通了湖笔的销路。 现在,姚茂江的湖笔销售基本都在“线上”完成,线上下单、线上转账,湖笔便随着快递前往客户那,十分方便。 交通送来湖笔原料 当问起为什么能够坚守这门技艺时,姚茂江认为这是他和湖笔的缘分。 姚茂江是土生土长的桃源人,年轻时腿脚患了毛病,行动不便,就去学做湖笔,不用太多走动,只需要坐着工作,因此,姚茂江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湖笔的制作流程复杂,所有步骤都需要人工完成,没有3年以上学习难得其门径。姚茂江先后在各个车间轮流干活,因为能静下心来做湖笔,他的湖笔制作技艺逐渐精湛,并且热爱上这门工作,成为他一生的坚守。
十多年前,桃源湖笔厂关门,湖笔制作手艺人渐渐减少,原材料有限加上工艺复杂,如今,整个桃源镇还在坚持做湖笔的只有姚茂江一人。 “原材料缺失,我就亲自去产地找,去福建找笔杆材料,去北方找笔毛材料,反正交通发达,坐飞机就能到。十年前,我还需要坐飞机去福建等地,现在,因为交通更加发达,货物运输方便,浙江就有一个物料集市能够买到这些材料,原材料收购变得更加方便。”越来越便捷的出行,姚茂江从每年坐飞机到产地采购原材料变成每月坐车去浙江收购原材料,让这门技艺得到延续。 现在,姚茂江每天坚持几个小时湖笔制作,直到做不动那天为止,不落下这门手艺。他也希望,下个十年,能有人接过湖笔制作的“接力棒”,让手工制作湖笔的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得到更好的发展。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高予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