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盱眙:打造家门口“红色阵地” 让暖心服务“零距离”

2022年10月15日 10:16:38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个‘司机之家’太体贴了,微波炉、充电器、针线包、爱心药箱什么都有,我平常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来这里休息。”谈起盱眙县太和街道打造的“和家园”货车司机之家,王师傅开心地竖起了大拇指。

  当前,盱眙县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新机制。去年以来,该县加大力度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通过精准定位服务群众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努力把村级阵地从硬件提档转向功能提升及作用发挥,统筹集成、融合升级、共建共享,使其真正成为党员群众想来爱来、便捷便利、受教受益的场所。

  提能惠民,精准化“清单服务”显成效

  “提能惠民”突出功能提升,进行精准化“清单服务”,让群众办事“一目了然”,是基层党建的一项创新。该县全面推行党群服务中心“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从县级层面开始“瘦身健体”,制定村级阵地24条运行标准,将36项服务项目优化为6大类25项。

   盱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任高明介绍,为让“提能惠民”更有针对性,全县建立自下而上的服务需求征集制度,通过“三提三知”走访、党员联户、“智汇乡村”微信小程序等方式,收集党员群众“微心愿”368个。各村(社区)结合日常走访掌握的情况,制定个性服务清单,涌现出“五点半课堂”“红心为民”等72个有温度、接地气的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全县党群服务中心累计服务群众33.14万人次、同比增长34.7%。

  扎根基层,特色化居民服务更贴心

  盱眙县管仲镇梁巷村党群服务中心面向党员群众打造集党建活动、为民服务、教育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率先打造“六点红色课堂”,梁巷村“两委”干部、网格员为孩子免费辅导功课,让双职工家庭无人看管的孩子,放学后有了好去处。

  为了满足辖区老年人在精神慰藉、情感支持、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需求,梁巷村整合人才资源,成立了一支青年志愿服务队,经常为辖区内的老人提供日常服务。黄花塘镇芦沟社区有311名空巢老人,平时吃饭不方便,社区党组织决定兴办“暖心大食堂”获得支持。

  此外,盱眙县引导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展特色化主题服务,将村级职能从传统管理向服务职能延伸。盱眙县鲍集镇朱巷村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免费进行内科诊治、中医推拿、血糖检测、血压检查等健康检查,零距离、面对面地将健康送至群众身边,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党和政府把温暖传递到大家心坎上,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辛勤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2年以来,盱眙县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纷纷开展“每月一主题·中心全开放”服务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160余场次。

  党建赋能,专业化“司机之家”解难题

  为深入推进道路货运领域党建工作,服务好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盱眙县打造了“和家园”货车司机之家,为货车司机解决“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此外,街道还组织召开了货车司机代表座谈会,详细了解货车司机的工作、生活状态,帮助解决货车司机实际困难。

  盱眙县以“和家园”货车司机之家为载体,采取服务阵地扩面提质,红色力量“显担当”等方式建立党员司机与货车司机结对联系制度,引导党员司机带头合法合规经营,及时收集司机群体各类诉求,切实维护货车司机合法权益,把党的组织、党的工作覆盖到道路货运领域各方面和全过程,把党的温暖关怀传递到货车司机群体中。

  产业聚力,智慧化乡村振兴添活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盱眙县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为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销售服务。并在47个村部开设“田间直播间”,拓宽强村富民渠道。

  “村部开设‘青春直播间’,线上直播销售越做越好,今年的碧根果等农产品订单同比提升35%以上。”天泉湖镇陡山村返乡青年创客余亚运说。

  明祖陵村在村部创新打造“新农人培训”服务品牌,邀请水产专家、电商教师、能人大户开展农技、电商等创业培训30场次,累计培训1080人次,村民致富带富的能力显著增强。

  盱眙县针对村级阵地服务功能不强、凝聚人气不够的问题,将问题变议题,实施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提能惠民”行动,建设、服务、管理一起抓,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将有力推动阵地持续凝聚党心民心、促进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该县将继续以“提能惠民”行动为抓手,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不断吸纳新业态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