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政治智慧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这一历史定位,充分体现邓小平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独特历史地位和重大历史贡献。
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命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吹响了现代化建设的号角。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发展战略,成为世人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这时,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总体上基础薄弱,比例失调,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不少地方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促使邓小平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新道路。
1979年3月,邓小平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
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在谈到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时,他根据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进行深入考察和反复思考的结论,认为基于当时的国情,到20世纪末实现国际标准的现代化是难以做到的。因此,他对客人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这个现代化“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
两天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他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紧接着,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他再一次诠释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从“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的现实国情出发。
就这样,在总结和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命题。
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目标
随着实践的发展,邓小平逐步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阶段目标明确为小康社会。
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回答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提出的“中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对于要达到什么目标,他指出,到本世纪末,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根据邓小平的设想,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到20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使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
1983年,邓小平在对江苏等发展较快的地区调研后,又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他提出六条标准,为中国人民绘制了丰衣足食、其乐融融的新生活蓝图。此后,围绕建设小康社会,他先后阐发一系列新思想,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目标的较为全面的概念,初步完成小康社会理论的总体设计。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设计的宏大构想,他运用这一带有鲜明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目标,突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点,极大地调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奔小康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
指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作了概括,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不断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他在开幕词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刻总结,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参加北京科学技术政策讨论会的外籍专家时明确表示,“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进一步强调改革是稳健的、渐进的,改革道路是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的。
从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对西方现代化的发展经验从“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的态度,到“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的结论,实现了在发展道路上由“中国式的现代化”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演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使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框架、实践活动第一次有了科学称谓和准确表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和根本指导思想,成为我们党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引领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科技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西方国家纷纷借机抢占科技制高点。面对科技革命的浪潮,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当代“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联系我国实际,他强调,“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必须重视和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作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科学论断。他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邓小平审时度势,果断决定把科学技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
到了1988年9月,邓小平更加感到,仅仅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已经远远不够了,他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的谈话中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论断。一个月后,他又在一次视察谈话中指出,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的这些论述,确立了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事实证明,邓小平把科学技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充分体现出他具有的深远的战略眼光,为以后党中央制定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
到1984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表明小康的目标能够达到。邓小平随即把目光又投向21世纪,开始酝酿中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在此前多次阐述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他指出,“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穷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此后,他又不断完善这一表述。
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确定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图为党的十三大会场。
半年后,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阐述这一战略,并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目标。
“三步走”发展战略,对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宏伟目标作了积极而稳妥的规划,既体现了党和人民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又反映了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重大成果。
在邓小平理论的引领和推动下,我国逐渐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此后,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逐步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到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从此开启了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作者:卢 佳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