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王涛(中)学习、调研种植技术,不断拓宽百姓增收“新门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徐州广袤的乡村大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是军人,在一次次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义无反顾、奋勇直前;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他们依然保持军人本色,切实当好乡村“领头羊”,做好群众“贴心人”,他们就是脱下军装扎根基层的“兵支书”。
丰县凤城街道刘李三村党总支书记王涛就是一名“兵支书”。2003年,他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特种部队军人。2015年,王涛从部队退伍。在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社会经验后,2020年,他回到家乡一头扎进农村。
“我是党员,是军人,更是刘李三村的孩子。”一句朴实的话语,饱含着王涛对家乡浓浓的感情,“虽然已经退伍,但哪里都有为人民服务的天地,我愿意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凤城街道刘李三村是丰县重要的木耳生产基地,由于木耳种植见效快、收益高,该村很快成为当地农业转型成功的一面旗帜。
但近年来,随着辅料和人工价钱上涨,木耳种植的成本越来越高,产能效益走低。“要尽快寻找食用菌产业新的出路!”初上任不久,王涛就敏锐察觉到村内木耳种植所面临的问题。
外出考察学习、引进新型模式、培训种植技术……王涛充分发扬军人直面困难永不服输的精神,带领村“两委”班子多方学习调研,很快在木耳种植的基础上,引种羊肚菌和其他高端菌类,不断拓宽百姓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在王涛的带领下,村民们利用木耳大棚的空植期,多产一季羊肚菌,每棚可多收入3万至5万元。“羊肚菌的试种较为成功,今年打算进行大规模推广。”王涛开心地说。
但军人的作风和本色让王涛并未止步于此,为了让村民利益最大化,他带领刘李三村以黑木耳深加工为切入点,通过多种工艺对食用菌进行深加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让村民吃上了“产业饭”、端稳了“致富碗”。
在打响“羊肚菌头炮”的同时,王涛也没忘了传统木耳种植的“技术升级”。他带领村内种植能手多次外出考察,学习了先进的“一把撸”种植采摘模式,回村后立即开展培训教学,教授村民新技术、新模式。
“军人出身的王书记说话铿锵有力、处理业务干脆果断,浑身透露着一身正气”“跟着‘兵支书’干,我们心里踏实”……说起王涛,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在王涛的带领下,刘李三村木耳种植已发展到占地面积756亩,木耳种植户81户,吸收富余劳动力300余人。
“扎根在乡村这片广阔的大舞台,扎扎实实为村民服务,我也收获了充实而快乐的人生。”王涛表示,下一步,刘李三村将依托党建引领,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持续带动村民发展,进一步流转土地、盘活农业资源,让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转换的是战场,不变的是情怀。在徐州市,还有一大批像王涛一样的退伍军人扎根农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做榜样、做标杆、做基石,使“退役不褪色、退伍不褪志”的精神在广阔的乡村振兴天地中闪闪发光。
(来源:徐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