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正浓,立秋已至。“立”为万物伊始,“秋”是禾谷成熟。
智慧的古人将物候、农事和民俗结合,衍生了岁时节令。立秋是一年中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第一个节气。立秋代表秋天正式到来了吗?秋收时节“丰”景如何?又有哪些节气习俗与之相关?
四川广安市,成熟的水稻犹如金色的地毯
凉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
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物候历,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每一候都有动物、植物、鸟类、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自然现象。立秋三候则为:
一候凉风至。微风悄然而至,送去丝丝清凉。但从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暑热未消,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有时候还会出现高温天气,被称为“秋老虎”;
二候白露降。因早晚温差变大,水蒸气在清晨会凝结成露珠,给夏天带来丝丝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才会降温;
三候寒蝉鸣。古人认为蝉感到阴而鸣叫,似乎在和夏天道别。
立秋并没有气象上秋天的凉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揪敛,意为收敛。从立秋伊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从生长走向成熟。“立秋”对农事的影响甚大。
立秋时 农事忙 待丰收
劳动人民顺应农时,靠节气务农,“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季春三月养蚕;孟夏四月劳作;仲夏五月割麦;季夏六月防涝;孟秋七月秋收;仲秋八月蓄蔬。
古人农作
古人在几千年的农业劳动实践中,创造了梯田、稻鱼、游牧、庭院等类型丰富的农业系统。到了现代,我们遵循着前人的智慧劳作,随着农耕技术飞速发展,农民更科学地种植,强农惠农政策也让收成有了保障。
8月4日,福建福清市东瀚镇的稻田里,农民驾驶收割机在稻田里抢收早稻
秋收时刻,农家很忙碌,俗称“秋忙”,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为此,农村里在农历七八月份会举行一场经营贸易大会,也叫“秋忙会”。一般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市等,有时也会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一边做买卖,一边还能观看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为了与时俱进,现在这些集会都换了高大上的名字,叫“经济贸易交流大会”。
8月5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村民收割制种水稻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在立秋这一天会“晒秋”。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平地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粮食晒得越多,说明收成越好。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安徽省黄山市呈坎古村村民“晒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丰收喜讯振奋人心,夏粮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稳定世界粮食市场作出了中国贡献。
立秋前是决定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的关键时期,粮食生产的大头还是在于秋粮,占3/4,今年农业农村部发布110多项粮食实用增产主推技术,力促粮食产量质量双提升,全力以赴保秋粮丰收。
啃秋瓜 食秋桃 贴秋膘
中国人最讲究吃,不同的节气吃不同的食物。
《首都志》曾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在入秋这一天吃西瓜,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西瓜汁水多也可以防秋燥。细嫩多汁的秋桃、润肺止咳的秋梨、甜脆可口的冬枣、生津止渴的葡萄都是立秋受欢迎的水果。
江苏连云港,娃娃啃西瓜迎立秋
夏季炎热食欲不佳,在秋天都要补回来,吃滋味浓厚的美食佳肴,首选吃肉,“以肉贴膘”。在北方,很多人家里会吃涮羊肉、红烧肉、酱肘子等补充热量,不过,还是要根据身体状况健康饮食,合理进补。
老北京涮羊肉
在历史的岁月里,古人经历了一段“寒暑不知年”的漫长时期,在自然万物中寻找规律,漫漫求索物候时节的变化。
秋风跨越千年拂过大地,今天,我们不再依赖节气看天,却依然感叹自然的生生不息,期盼华夏风调雨顺、谷麦满仓!
参考资料:
[1]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起源.北京知青网.2016.12.15
[2]二十四节气.中国气象网.2021-04-26
[3]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时令的变化.2021.10.22
[4]文史知识 | 郑艳:天时·人时·农时一一漫话二十四节气.2021.10.09
[5]年中经济观察:大国粮仓,稳产优供根基牢.人民日报.2022.7.24
[6]丰收优产背后的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央视新闻.2022.08.02
百度百科等,图片来源东方IC、新华社
编辑/许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