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技术“复活”古代科技成果

2022年06月25日 14:14:22 |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即将迎来开馆一周年之际,天文馆正式上线了首批数字文创藏品——“璀璨橄榄陨铁·伊米拉克陨石”和“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的缩比模型·水运仪象台”。用数字技术“复活”古代科技,让观众把热门藏品“带回家”。

  传统文化正在借数字技术“破圈”

  数字藏品是当下元宇宙的热点,指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确权和交易的虚拟物品。此类藏品拥有唯一所有权,交易透明度高,同时可通过AI技术、线上拍卖、虚拟展厅、虚拟世界等形式扩展数字藏品的生产、展示和应用场景,这些特点都使数字藏品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价值和优势。数字藏品涌现的背后,是传统文化正在借助数字技术“破圈”。

  上海天文馆“家园”展区的伊米拉克陨石切片,重174克,属石铁陨石,1822年在沙漠中被发现。

  如何把整块陨石切片“变身”为数字藏品?上海天文馆展教团队反复比对实物,联合上海自贸文投旗下文创开发与运营中心针对展品数字化难点进行专题攻关,通过概念再造、二次设计和3D数字建模等方式,依靠逼真的色彩还原技术和专业的视觉设计语言,最终用数字技术再现出了实物的璀璨和神秘。

  另一件数字藏品取材于上海天文馆“中华问天”展区的水运仪象台缩比模型。该模型高约12米、宽约7米,是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其原型由北宋时期苏颂、韩公廉等人发明制造,以水力驱动,集天文观测、天象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机械制造技艺。

  若想将水运仪象台这一精密仪器数字化,就必须把握好科技与创作之间的平衡。据悉,为了尽可能完美地将天文展品制作成数字藏品,工作人员在充分理解藏品原型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打磨,一方面要注意整体模型大小符合平台的参数要求;另一方面尽可能地还原并呈现了水运仪象台的外观、功能及其深厚历史底蕴和意义。

  数字化将为博物馆带来新的机遇

  “数字文创能够很好地实现科技馆、博物馆文创产品价格的普惠性,让收藏品的稀缺性不再成为艺术传播的‘门槛’。”业内专家表示,数字藏品与实物藏品分属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实物本体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数字藏品则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观众可以“走近”它,欣赏它,随时随地去发掘藏品背后的故事,身临其境地体会藏品承载着的文化精神内涵,让观众与博物馆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连接。

  数字化将为博物馆带来新的机遇。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强调博物馆拥有影响人类世界的巨大潜力和强大能力,呼吁各界共同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在阐述这一主题时,国际博物馆协会同时提出了“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旨在通过数字技术让博物馆成为创新的乐园并应用于日常生活。5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更是对像博物馆这样的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提出了指导意见。

  在数字经济时代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大背景下,上海科技馆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全力打造“管理平台化、服务网络化、决策数据化”的“三馆合一”智慧场馆,并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场景、新业态及新模式。

  科技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4K/8K+5G高清技术、物联感知、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VR)、全息投影等数字化技术,持续提升展览吸引力、科学传播力、创新驱动力以及技术渗透力,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多方位、沉浸式的文化数字化体验场景。AR/VR展览、线上3D数字展、4D科普电影、科普纪录片、5G云直播、沉浸式实景互动科普游戏……众多数字化的呈现方式,让观众随时随地享受科普盛宴。

  前不久的国际博物馆日,上海科技馆首次尝试在元宇宙虚拟空间中举办活动,观众以专属的数字身份沉浸式观展、听讲座,与嘉宾互动,徜徉在“鲸奇世界”的展览中。

  据悉,上海科技馆将继续用数字技术赋能场馆,激活文化资源,打造“无界”“可达”的科普教育大平台。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