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6月16日上午,南京市举行“奋进新南京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活动——经济发展专场,介绍南京近十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成绩,及未来五年的工作安排。
记者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为江苏工作指引的方向,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图景越来越清晰。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成为最鲜明的导向
十年来,南京经济总量连跨九个千亿级台阶、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迈进全国大中城市十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7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产业发展能级快速提升,形成1个5000亿和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两大产业,入选了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评价中,南京位居全国第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列全国重点城市第一。
转型动能显著提升,创新引领成为最坚定的追求
南京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去年正式获批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近年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三,南京高新区跻身全国十二强。积极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1%、五年提高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68万家。南京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十八位。
城乡功能显著提升,协调融合成为最显著的特征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获国家批复的首个都市圈规划,江北新区获批为全省唯一国家级新区。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米”字形高铁网络加快成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增强。深入构建“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不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农村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全部脱贫摘帽,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全省第一,溧水、高淳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改革活力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成为最突出的优势
2019年,江北新区和江宁区在全省率先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获批建设,目前已有70余项首创性制度成果得到复制推广。深入推进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江宁经开区、南京经开区发展水平位列全国前列。坚持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率先开展“不见面”审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全国推广,连续两年获评营商环境全国标杆城市。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幸福生活成为最美好的向往
南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优化公共服务方面,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获评全省“六连冠”,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加强文化建设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入选国际和平城市、世界文学之都;促进绿色发展方面,水环境质量和林木覆盖率稳居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在省内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方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化,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多年“双下降”;特别是最近几年的疫情防控期间,南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用科学务实的行动守护了城市安全和群众安宁。
南京重点推进几个方面工作: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祝瑞波表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南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围绕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的“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目标,聚焦“五个示范”重点任务,加压奋进、砥砺前行,努力当好全省全国经济发展“压舱石”。
一是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南京都市圈“东进”“西融”。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链接全球、辐射全国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二是高质量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紫金山实验室承担更多战略任务,支持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加快信息高铁综合试验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创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锻造国家战略科技硬核力量。
三是全力打造“2+2+2+X”创新产业体系。着力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两大优势产业,做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先导产业,着力突破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潜力产业,积极布局未来网络与通信、基因技术、氢能与储能等产业新赛道。
四是全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常态化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平急一体化指挥体系,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加快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会上,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仲玉琪还介绍,十年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306.5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6355.32亿元,总量在全省位次进位1位。按可比价计算,2013年至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104.2%,年均增长8.3%,年均增速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5695元增加到2021年的174520元,年均增长7.1%,增速快于全省0.3个百分点。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由13575美元增加到27051美元,于2017年突破人均GDP2万美元的发达经济体门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管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