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首笔湿地碳汇交易在德清县成功签约。德清县“两山银行”以每吨58.83元的价格,购买了下渚湖湿地1万吨碳汇量。同时,正大青春宝、新天纸业等急需碳排放指标的企业又成了德清县“两山银行”碳汇量的新买主。
碳汇是森林、湿地、土壤等生态环境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碳汇交易就是利用湿地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湿地碳汇被普遍认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既可鼓励社会企业参与生态保护,也能激励企业推行低碳生产,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江南水乡湿地的原生态美景,蕴藏着巨大的碳汇能力生态价值。
“按照浙江省林科院对下渚湖湿地固碳功能的测算,下渚湖湿地年固碳能力在1.7万吨左右。”德清县“两山银行”负责人介绍,若将碳汇资金用于湿地绿化“扩面”及“水下森林”生态修复等工作,到2025年下渚湖湿地碳汇量预估可达到3.4万吨以上。如果把这些优质空气“变现”,每年产生的绿色资金可以在当地县域范围内实现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反哺湿地的生态建设。
“好空气卖出好价格”的背后,是德清县近年来对绿色发展持续创新的“碳”索。
下渚湖是天然形成的江南最大的湿地风景区,也是我国原生态状态保持最完整的天然湿地之一,水域面积8900多亩,50多条河道纵横交错,水道如巷、河汊如网,白鹭、朱鹮等800多种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今年1月份,下渚湖湿地入选浙江省首批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创建单位。
然而,凭借广袤的湿地资源,上世纪90年代,周边大多数农户“靠水吃水”,青虾养殖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据称,高峰时期从事青虾养殖的农户一度高达800多户。粗放的养殖模式,过高的养殖密度,再加上养殖尾水直接排放,造成周边水域富营养化,严重影响当地的水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下渚湖打响尾水养殖治理攻坚战,探索起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养殖,让“好山好水育好虾”,前提是青虾养殖散户愿意退养。如何让退养后的鱼塘统一打包流转给种粮大户,做到“退渔还耕”?关键要解决好农民的后顾之忧。德清县通过与银行合作,以“碳汇指标”低息贷款,创新推出了“湿地碳汇共富贷”。
据了解,碳汇指标专门授信给“退渔还耕”的农户,指标多少根据农户信用信息进行测算。农户凭此指标可以直接向合作银行申请“湿地碳汇共富贷”,不需要任何抵押,贷款利率也更加优惠。下渚湖街道和睦村种粮大户沈东日前就收到了湖州银行德清乾元支行发放的全县首笔“湿地碳汇共富贷”50万元,他打算利用这笔贷款购置现代化农机设备,在提高自家粮田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服务周边小农户,拓展新的农业产业增长点。
去年,下渚湖街道退养了近1000亩青虾养殖面积,今年计划再退养1000亩。通过2年的退养,种粮面积能达到3000亩以上。目前,“湿地碳汇共富贷”授信225万元,支用110万元。
不仅是优质的空气可以“卖钱”,“碳汇指标”可以低息贷款,在德清县,参加垃圾回收之类的公益活动也可以换算成“生态绿币”,直接充进个人的数字平台账户。
“目前,获取‘生态绿币’的形式主要有分享宣传、参与活动、垃圾分类和‘五水共治’4种,以后将逐步推广至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平安综治等。”下渚湖街道负责人说,“生态绿币”不仅可以换取日常生活用品,还能换“真金白银”,持有一定数量“生态绿币”的居民,可以向银行申请5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低利率“生态绿币”贷款。
为了让“生态绿币”的货币化成色更足,德清县建立健全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让生态资源更好成为生态资本、生态红利,同时还对接联系商超、银行等单位,通过“兑换点+加盟商”的方式形成“绿色联盟”,让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行动的民众所获得的“生态绿币”从线上到线下无缝对接、快捷兑换。
截至目前,德清县已依据“生态绿币”发放贷款185万元,发放“生态绿币”420万枚,涉及村户8500余家。仅下渚湖街道去年以来就募集“生态绿币”基金134.4万元,折合“生态绿币”1344万枚。
为进一步提升碳汇能力,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湿地与水下碳汇模式,德清县目前正在制定湿地固碳增汇标准,计划通过3年时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年均下降4%左右,碳排放强度跻身浙江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