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忠烈杨家将,可谓家喻户晓。昨日,来自安徽菏泽成武县的读者杨涛,给本报《家谱故事》栏目打来电话,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家族祖先杨连协助史可法坚守扬州城,最终战死扬州,由此引出了一段明代杨家将的故事。
杨
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位。据2015年国家统计部门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杨姓总人口约为4270万,在所有姓氏中排名第六。
姓氏起源于周王室
杨姓主要有三个起源,都是源于姬姓,属于周朝王室之后。杨氏族人目前公认的是源于晋武公子伯侨。相传,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灭羊舌氏,王室后裔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史称杨氏正宗。杨氏族人也尊伯侨为得姓始祖。
家族是宋代杨家将后裔
杨涛说,自己家族是宋代杨家将的后裔,自己是杨业第40世孙。“据谱中记载,我们家族的历史最早追溯到唐代。”唐朝末年,南诏叛乱浙江会稽太守杨端应募平叛,以平乱功封世袭播州(今遵义市)安抚使,宋赠太师,播州侯。杨端是杨业曾祖父,是唐太宗时期兵部侍郎杨弘礼八世孙。其父,杨煚[jiǒng],号表滋,太原太守。杨氏一族自杨端入播,其后世子孙统治播州725年,世袭播州30任。杨端生长子杨攽,字师立。郑州观察史,兼播州刺史,生子牧南世袭播州。次子杨会,字师厚,唐征西大将军,封金刀邺王,生子杨弘信,自称杨衮。北汉时期,群雄割据,杨弘信自揭竿而起在麟州建杨家城,自集粮草,成立“衮军”。其长子杨重贵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杨家将灵魂人物杨业。杨业生长子杨延郎(为避宋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名延昭),杨延郎生杨宗,功授征辽上将军,武略大夫,他能征惯战,成为抗击西夏侵略的主要将领。杨宗生子杨充广,官至广州刺史,授武功大夫。他曾奉旨巡查广西,在路经播州时见同族兄弟杨昭无嗣,将子杨贵迁过继播州。杨贵迁下传六世到杨輈[zhōu](杨端13世孙,杨业10世孙)因仕任职六合县令,随后举家从播州迁往六合,成为六合杨氏开派始祖。“我们就是这支杨氏的后人。”
瀛西杨家将与扬州关系密切
“我们家族最早的谱中记载,祖籍扬州六合(元初六合县属扬州)。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六合杨氏杨輈八世孙杨政带着三子两侄(璟、换、柱、鹤、芳)随朱元璋举义师,被称之为明初‘一杰五虎’,政公长子杨璟后戍守十四仓和北运河随即落户瀛西(今天津武清区河西务),杨璟在洪武三年封营阳侯,建文元年随燕王靖难,建文四年为救护燕王战死安徽灵璧。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追封杨璟为璟国公,复‘武信’。景泰元年景帝追封杨璟为‘杨王’。待杨璟之子杨洪崛起亲帅弟子侄孙数十众久镇京畿塞外五朝四十八载,官封昌平侯,右都督,挂镇朔大将军印充宣府总兵。瀛西杨氏大明前中期一门同出一王、三公、三伯侯、四都督、十一指挥使,其余都遊参将副同知、左右佥事等八十多人。时称名将者首推瀛西杨氏。瀛西杨家将保卫大明王朝两百七十多年,直至明末杨崇犹北京大战李自成,瀛西杨氏为大明王朝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杨涛告诉记者,瀛西杨家将与扬州的渊源除了世出六合之外,还有自己家族的祖先杨连曾担任明末扬州指挥使,与史可法一同镇守扬州城,最后战死在扬州。其子杨车围城前逃出,到山东成武居住,就是现在这支杨氏。
“我们家族的堂号‘忠恕堂’就是杨连创立的,除了我们这支,我还没有听说过其他杨氏分支用‘忠恕堂’这个堂号。”
“清白传家”为后代树立榜样
杨涛说,“杨家将”不仅是杨姓人的骄傲,它所传递出来的英雄气魄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瑰宝;杨家将文化是中国千年凝聚的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它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
杨连在扬州城保卫战中,守东门,战死沙场。据传说,扬州围城前,杨连专门听了一场岳飞精忠报国的戏曲,以明保家卫国之壮志。杨建芳,“康煕甲午举人,官陕西省长武县知县,清惠有政声。寻卒于官,百姓扶柩哭送者数十里。此亦可以见其为治矣”。其“清白传家”为后代树立了榜样。
千百年来,“忠恕堂”杨氏秉承祖训,孝道为先,谦恭和善,勤俭持家,刻苦耕读,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