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艺术:要向上“生长” 也要向下“扎根”

2022年01月08日 11:13:43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一个叫旦增益西的藏族小伙,将扎木念琴(六弦琴)与藏戏相融,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特别的表演。来自西藏日喀则市民族艺术团的声乐演员次旦卓嘎深受感动:“西藏民族艺术再次受到大家的关注,身为民族音乐演员,备受鼓舞,倍感骄傲。”

1月5日,次旦卓嘎(右一)在拉萨参加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次旦卓嘎来自日喀则市定日县,定日县被称为“洛谐故乡”,作为西藏民间歌舞,洛谐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是集歌、舞、乐、弹唱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参加完西藏2022年新年音乐会的次旦卓嘎告诉记者,每年参加的基层演出可达80场,“我希望用最纯粹的方式,把最好的声音带到西藏乃至中国的各个角落。” <a target='_blank' href='/' _fcksavedurl='/'><p  align=

1月5日,次旦卓嘎(右一)在拉萨参加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次旦卓嘎来自日喀则市定日县,定日县被称为“洛谐故乡”,作为西藏民间歌舞,洛谐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是集歌、舞、乐、弹唱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参加完西藏2022年新年音乐会的次旦卓嘎告诉记者,每年参加的基层演出可达80场,“我希望用最纯粹的方式,把最好的声音带到西藏乃至中国的各个角落。” 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

  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次旦卓嘎来自日喀则市定日县,在她看来,藏族之所以被誉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这与人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定日县被称为“洛谐故乡”,作为西藏民间歌舞,洛谐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这是集歌、舞、乐、弹唱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次旦卓嘎受母亲影响,格外喜欢唱歌。一次电视机里转播着藏历春晚,当时未满4岁的她指着一位歌手随口说,“以后我要像她一样站在舞台上唱歌。”这句话引得家人哈哈大笑。

  “谁都没想到,我的一句玩笑话,20多年后实现了。”刚刚参加完西藏2022年新年音乐会的她告诉记者,每年参加的基层演出可达80场,“我希望用最纯粹的方式,把最好的声音带到西藏乃至中国的各个角落。”

  就这样,次旦卓嘎带着初心,把西藏民族艺术带到了国际舞台。她曾先后去过德国、瑞士、蒙古国等国家进行演出,定日洛谐、拉孜堆谐、萨嘎甲谐等来自西藏民间的原生态歌舞,受到了海外藏胞和当地民众们的广泛赞誉,“他们觉得西藏传统艺术保护之完好令人震撼。”

  次旦卓嘎说,藏族人自古崇尚自然,如果将民族艺术融入自然,好比一颗生机盎然的大树,不仅要向上生长,也要向下扎根。

  为了给传统民族艺术注入活力,西藏近年来,加大推进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据悉,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全力为民族艺术提供生长的土壤和环境,鼓励艺术家创作富有西藏特色、深受基层百姓喜爱的艺术作品,并加以扶持。扶持和奖励的文艺作品涵盖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民间艺术等艺术门类。

  次旦卓嘎介绍,现在传承民族艺术的群体逐步年轻化。如今,毕旺(与二胡相似)、扬琴、扎木念琴等民族乐器相继进入西藏校园课堂。日喀则18个县区均成立了民间艺术团,20出头的姑娘小伙子成为艺术团主力军,他们跟着老艺人们参加各地交流演出,学习基本功,接过传承民族艺术的“接力棒”。

  “站在舞台上需要足够的底气,这源自于我们扎实的业务基础。”次旦卓嘎告诉记者,她从小在唱歌跳舞的环境中熏陶长大,但乐理知识却很薄弱,后来进入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跟随专业老师系统学习,加之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严格自律,让她逐渐在舞台上站稳了脚跟。

  “作品能反映农牧民生活、受到基层民众的喜欢,这也是艺术向下‘扎根’的重要部分。”次旦卓嘎表示,优秀的藏民族艺术历经千年的沉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民族艺术家,肩负着弘扬和传承民族艺术的责任。“希望未来我演绎的作品让更多的人对民族艺术产生兴趣,拉近民族艺术与民众的距离,进一步向海内外民众展示其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