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说|冯韶伟:少年意气“神七”起 “长征”展翼冲九天

2021年12月31日 09:34:19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记者/丁静  剪辑/毛婧 

  “燃料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火箭是为了梦想,抛弃自己的东西。”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台词 

  如果按照冯韶伟的说法“火箭像自己的孩子”,那他已经陪伴这个“孩子”七年了。

  七年间,他曾在摇晃的甲板上边呕吐边等待“遥一”发射的好消息;也曾在“遥二”发射现场目睹失利情况;更在经历漫长蛰伏后,看到“遥三”成功升空,情不自禁大喊“长五加油”!

  冯韶伟接受采访

  我国规模最大整流罩、可控分离技术、20吨级舱箭连接安全分离技术……他所在的团队为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作出突出贡献。

  2021年5月21日,他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而面对褒奖,他只是轻轻说了一句:“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已。”

  “神七”飞天:激发太空憧憬的探索契机

  冯韶伟和航天的缘分是从专业调剂开始的。

  高中毕业后,原本喜欢数学的冯韶伟考入到工程力学专业。他想着自己毕业后应该会进入和力学相关的建筑或者汽车等行业。成绩优异的他在保研时又被阴差阳错地调剂到了飞行器设计专业。他曾一度很迷茫,“我不知道飞行器设计到底是研究飞机、导弹还是卫星。”他对航天的理解也只是点火、发射和升空的过程。

  13年前,想要探索航天的念头第一次出现在冯韶伟脑袋里。

  那天,冯韶伟和同学们一起在哈工大的食堂观看“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出舱的画面。当翟志刚走出太空舱,举着五星红旗在镜头前摇晃的时候,冯韶伟心潮澎湃。他心想,“原来我们研究的东西这么有意义!”从那一刻起,冯韶伟就坚定了自己将飞行器设计研究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瞿志刚出舱 图片源于网络 

  2014年,博士毕业后,冯韶伟进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加入了“长征五号”研制团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中运用的技术90%以上都是新技术,从直径变大到一级飞行时间变长,从新材料到新的防护设备,研究和实施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为体积和外形非常大,网友们亲切地将它称为“胖五”。

  作为结构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冯韶伟及其团队负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结构总体及分离系统的设计。当火箭方案论证时,冯韶伟需要构化火箭的结构系统组成、结构形式以及力的传递方式等。比如火箭与空间站之间的连接和分离就对大型整流罩和大直径可靠星箭分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攻克这些技术是冯绍伟所在团队的工作。

  夜以继日:破釜沉舟的创新尝试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在此次飞行任务中,保护空间站舱段的整流罩以教科书般的姿态缓慢绽放,这一环节的成功离不开冯韶伟团队夜以继日的测量和尝试。

  2015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整流罩分离的难题。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时要依靠羽翼的流畅线型才能够轻松穿云破雾。但航天器的外形并不具备这样的特点,于是,航天专家们给航天器穿上了一件类似“羽衣”的整流罩。当火箭升空穿过大气层时,整流罩可以使航天器免受气动力和气动热影响以致损伤。当运载火箭飞出大气层后,整流罩将沿箭体分离并被抛开,从而完成它的使命。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和传统火箭相比大了很多,原先的分离设计方法并不适用,这意味着分离设计方法需要“私人订制”。这项技术的突破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方案和研制进程。

  当时,刚入职一年的冯韶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经过研判,领导决定让冯韶伟担任整流罩攻关项目的负责人。

  图片来源于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公众号

  虽获得了肯定,但是冯韶伟的压力可想而知。“我们只能立足自身、大胆创新、集智攻关,抽丝剥茧,破釜沉舟尝试着干。”

  面对发射任务时间上的紧迫和技术上遇到的困难,冯韶伟和团队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他夜以继日地完成了数十项关键参数的协调和优化,解决了低刚度整流罩分离预示难题,验证了分离系统设计的正确性。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种整流罩分离姿态测量方法,在飞行任务中获取了半罩分离的宝贵数据,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为空间站发射任务的实施和型号研制的顺利开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相关技术达到国内领先。

  刻骨铭心:一份植入家国情怀的航天事业

  在外界认为,航天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很神秘,但冯韶伟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走出大院后,我们和普通的年轻人都一样,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我们也会去做做运动放松自己。从事航天工作,我感觉它从根子里就植入了一种更深的爱国情怀,这也是我们一直在传承的事情。” 

  将时针掰回到2017年7月2日晚上八点零六分,新华社发布一条快讯:“7月2日19时23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组织实施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任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后续将组织专家对故障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一条简单的快讯后,全体长征五号人迎来长达多年的蛰伏。从那天起,“胖五”团队进行归零,重新审视研制源头。他们开始查找失败的原因和问题出现的可能,“这其中会有很多反复,比如我们的机理定错了,要做很多的地面试验等等。”

  那段时间,冯韶伟和其他团队成员一样披星戴月,几乎没有休息,“融入了这个团体,自己会被不自觉地带动起来,用饱满的爱国情怀和责任心去对待这份事业。”

  对于航天人来说,发射成功是他们的幸福时刻。冯韶伟至今记得“遥三”成功将卫星送入轨道的瞬间。

  2019年12月27日,在倒计时的呼喊中,冯韶伟和同事们的心都紧紧揪着。随着“遥三”火箭顺利入轨,团队中很多人都激动地哭了。再回忆起那天的情景,冯韶伟依然瞬间破防,“我们这么多天没有白白蛰伏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今,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航天事业和航天人,冯韶伟感到很开心,同时他也表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投身中国航天事业,这也证明了中国航天的吸引力。”

  在即将到来的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上,冯韶伟也将把目光投向广阔宇宙,讲述星辰大海的故事。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