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全省首次开放性湖泊水生植被修复项目在阳澄湖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
历史上的阳澄湖,水生植物种类丰富。而随着工业持续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阳澄湖的水生植被种类由上世纪80年代的22种下降到了7种。为逐步重建和恢复阳澄湖原生水生植被,项目计划恢复原生植被1万亩,目前已恢复3800亩,恢复区内阳澄湖水体透明度增加了60%,水体可以稳定达到Ⅲ类。
武汉大学梁子湖国家野外站副研究员王力功介绍,有穗花狐尾藻、苦草、扁担草等等,不同的生态空间位都有一种水草在吸收营养,形成物种多样性。
如今,恢复区内水草、螺、鱼、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一些候鸟也被吸引前来过冬。随着阳澄湖1万亩原生水生植被的逐渐重建和恢复,清澈见底的浅水湖也将会在未来再次出现。
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太湖水污染防治处副处长陈邵鹏介绍,如果阳澄湖这个项目真的实践成功了,以后也可以在元荡湖、昆承湖等类似的湖泊做一些修复示范,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田远 胡超 苏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