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受冷空气影响,南京骤冷,寒风凛冽刺骨。大街上的路人都加快了脚步,可是在南京一地铁站外的一片小天地内,不断有路人驻足观看,地上铺着几十幅精美的油画,这些油画的作者是5位00后大学生,其中4位更是从1800公里以外的吉林长春市远道而来。
“您好,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刀笔油画,这里有山水、园林、动物等主题,我可以给您都介绍介绍。”贺同学正向一位路过的市民介绍自己的作品,几十幅大小的画作中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也有令人神往的“桃花源记”。贺同学向我们介绍,他们几位都是在校大学生,在外学习绘画相识,学校课程结束后,便相约一起来南京卖画进行社会实践。
说到为什么会选择来南京卖画,贺同学说,一是她们向往南京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早就想来看一看,还有就是想看看自己的画作能否变现,更重要的是她们平日里在校园与社会接触较少,她们更看重与社会接触交流的机会。她们用卖画所得的钱来支撑她们的食宿交通费用,既是游学又是社会实践。她们会根据画布大小和绘画的难易程度进行定价,每幅画的价格在200-500元不等。
记者来到画摊后不一会儿,便发现其中一位同学卖出了一幅画,购买这幅画的先生姓王,他说自己很喜欢自然和动物,所以选择了这幅画。当王先生得知他们当中有4位学生是从吉林长春而来,感到十分惊讶。他十分支持他们卖画的行为,觉得现在学生就应该多出来看看,社会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
被人买走的画的作者是他们5人中唯一的本地人,这位同学来自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因为也学习了刀笔画和其他4位同学相识。相比于卖出了自己的画,更让他感到开心的是自己画的价值得到了认可。
此次旅行他们也是希望能宣传刀笔油画,这项由吉林人发明的创新油画画法。刀笔油画顾名思义是以钢刀代笔作画,采用油彩原料,先在油布或纸上涂抹,通过自制刀具在木板、布、纸上有规律地被刮减,达到画家的理想图形效果。
虽然4位同学来自东北,但由于这几天南京降温,她们说这里的湿冷让她们有些受不了,但是看着自己卖出的一幅幅画作和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认可,感觉到了南京这座城市的别样温暖。之后她们也会一路北上,这一路的经历对她们而言是人生中极为宝贵的一段经历,向更多的人宣传刀笔画,得到更多的支持。
(来源:江苏广电南京中心站/蔡源浩 王智斌 杨威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