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擦亮名人故居城市名片,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1年12月02日 13:39:42 | 来源:无锡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位于无锡市梁溪区健康里16号的荣耀花园内,省级文保单位荣德生旧居在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修缮保护下,重设布展,正式对外开放,接受游客预约参观。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人辈出,名人故居星罗棋布,让无锡处处有景致,温暖有故事。无锡现存有多少名人故居?它们的保护利用现状如何?我们该如何用好这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其成为城市文化的标识呢?

  开放 让名人故居“活”起来

  名人是一座城市的骄傲,名人故居闪烁着精神的光芒。12月1日,省级文保单位荣德生旧居试行开放,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的预约参观,“我从小就生活在学前街,也知道附近有一栋老洋房,但并不知道这是荣德生的旧居。”“00后”高垄诚在参观了荣德生旧居后,对荣氏家族西迁的故事很感兴趣。“我们知道荣德生,但他的很多故事,今天是第一次听到,有些资料也是第一次看到。”不少市民游客在参观后表示,收获颇丰。

  “之前,故居并不具备开放条件,缺少讲解员和工作人员,现在我们通过招募志愿者,定向预约等方式,逐步开放故居,也让更多人参与到故居的活化利用中来。”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慧芬告诉记者,这栋建筑原是荣德生长婿李国伟的住宅,荣德生最后六年在此度过。如今,这座见证历史的小洋楼获得了较好地修缮保护。按照向公众开放的要求,旧居内做了全新的布展,增添了史料图照和文献资料。两部由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拍摄的专题片《荣氏企业西迁记》和《荣德生1949光明抉择》,以影视形象讲述名人故居的故事,彰显名人故居的人文内涵,也是获得了参观者的好评。

  在王慧芬看来,要让名人故居“活”起来,开放是前提。为此,近年来,基金会资助了陆定一故居、祝大椿故居、曹颖甫故居等文物本体修缮保护、非遗项目保护、文化遗产展示展陈、传承传播项目42个,资助金额达1700余万元。

  “爱屋及乌”  悉心保护用好名人故居

  但调查统计后发现,无锡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现状各异:无锡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旧宅有80多处,全市(含江阴、宜兴)迄今为止发现、确认和保护的名人故居旧宅有百余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无锡的名人故居分批被发现和确认,并陆续被公布为各级文保单位,其中,包含近10处国保单位,省保单位也有10余处,还有40多处为市保单位,也大多得到了修缮。记者注意到,这百余处名人故居集中在梁溪区和滨湖区,已定级的故居大多保护状况良好,地处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名人故居利用状况较好,不少故居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周边党员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名人故居不同于其他文物保护单位,它蕴含着作为建筑和名人两方面的价值。”基金会秘书长杨建民说,名人故居要在利用上下功夫,就要让故居既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又具有时代性的审美艺术风尚。

  由于无锡百余处名人故居多为文保单位,根据文物的属地管理原则,大部分故居保护状况良好,但问题也不容忽视:个别名人故居由于种种原因亟待抢修恢复,如人民中路上的侯桐少宰第、方桥小镇上“桐油大王”沈瑞洲的故居;有的故居因所有权、管理方不一,疏于管理或无人管理,长期门可罗雀;一些故居布展方式单调、落后,文物征集不充分,利用程度十分有限。无锡文保专家夏刚草直言,名人故居是物质文化遗产中“人”和“物”联系得最为密切的一种类型,所以,后辈们应当“爱屋及乌”,以敬畏的姿态,悉心保护和用好名人故居。

  整合资源 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名人故居是展示城市文化的名片,凭借名人效应,故居本不愁流量,但随着公众参观需求的提升,名人故居需要更好地开放利用。南长街的祝大椿故居内设立传统戏曲音乐博物馆,引入了锡剧、古琴等非遗项目的展示和培训,使静态的物质文化和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薛福成故居内有无锡城现存最精致、完整的家庭戏园,在此进行实景演出是故居的发展方向;江阴晚清著名中医曹颖甫的故居,经过内部展陈布局提升后,已经成为中医学术交流和坐堂义诊的公益场所……一座座名人故居正深挖各自价值,着力成为锡城最特别的个性标识。

  作为城市独特的旅游资源,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无锡的名人故居并非都具备参观价值,而故居在得到修缮之后,陈设内涵更需提升,否则难以发挥出名人效应。江大人文学院教授庄若江认为,要将无锡的名人故居等人文景点串珠成链。为解决无锡的名人故居等文化资源分散、管理不统一等问题,日前,无锡市东林书院和名人故居管理中心成立,将东林书院、薛福成故居、秦邦宪故居、顾毓琇纪念馆、钱锺书故居、张闻天旧居等重点名人故居进行了资源整合,除了日常的运维外,该中心还将进行相关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未来将把全市名人故居资源能够得到科学梳理,整体规划,进而开发更具特色的人文旅游线路。下一阶段,无锡市文旅部门将重点组织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在名人乡贤故居改造提升中,增加展览、研学、文创、演艺等功能,让文物建筑“活”起来,更好地服务百姓、美化生活。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