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世界橄榄球联合会评选了男、女各3名“突破球星”,中国女子橄榄球队的王婉钰位列其中。作为一名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新人,也是唯一当选的亚洲运动员,王婉钰获得“突破球星”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王婉钰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女子橄榄球的肯定、对亚洲女子橄榄球的肯定。
3天、6场比赛,17次达阵、拿下99分,东京奥运会上,首次参赛的中国女橄拼到最后一秒,她们在东京29比0大胜东道主日本队,从公认的“死亡之组”杀出,排位赛22比10击败俄罗斯奥委会队,最终位列第七名,完成了精彩亮相。
牢记祖国培养 矢志为国争光
“身披国服、为国出战,是每个运动员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在总结自己的奥运之行时,队员杨飞飞这样写道。
王婉钰在奥运会结束后说:“感谢强大的祖国,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她给了我们勇气让我们勇敢面对。”
在东京奥运会的备战、参赛过程中,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始终坚持“思想建队”,充分发挥国家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牢记祖国培养,矢志为国争光,这一信念已经深深镌刻在中国女子橄榄球队每一位成员的心底。
中国女橄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充分利用训练驻地开展教育,先后10余次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等场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运动员、教练员在对革命传统历史、优秀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中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打牢爱党爱国的思想根基。
在各类重大比赛、活动中,中国女橄也不失时机地开展教育,将爱国情愫渗透心中、融进血脉。每名运动员都以身为国家队队员而无比自豪,“拼倒争第一,站着升国旗”成为大家的崇高追求,并把这种热情转化为刻苦训练、精心备战的实际行动。
全队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真心实意地在“察实情、办实事、送实惠”上下功夫,把关怀送到运动员最柔软最贴心的地方,切实解决后顾之忧。对于国家队的每一个运动员,中国橄榄球协会主席陈应表都进行了家访,把组织的温暖送到运动员的心坎上。
进入全媒体时代,中国女橄党建工作紧紧跟上,持续不断地向运动员开展正面教育,随时解决运动员的思想问题,不断校正她们的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全队十分注重汲取经验教训,注重加强团队精神培育,运动员以队为家,事业大爱、姐妹情谊逐渐形成,“一条心、一盘棋、一股劲、一家亲”的氛围日渐浓厚,全队发展态势持续向上向好。
锻造体能优势 赛场克敌制胜
“比赛开始后,我们快速进入比赛状态,渐渐地发现其实我们拿着球美国队防守我们也是很困难,扑搂也扑不倒我们,我们也可以跟公认的身体强悍的美国队打抗传连接得分。上半场比分持平,我们越打越有信心。”在总结东京奥运会之行时,中国女橄场上队长杨敏这样写道。
和美国队的比赛,是中国女橄在奥运会的第一场比赛。虽然因为疫情很长时间没能和国外球队交手,但奥运会比赛打响,姑娘们发现自己和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这些世界强队硬碰硬时,也有了敢于正面对抗的资本。
究其原因,强化体能、恶补短板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橄榄球是一项对于体能要求非常高的运动,在备战东京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女橄始终牢记“体能是竞技赛场入场券”的要求,始终坚持强化体能训练,探索出了一套符合自身、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在统一思想上下功夫。橄榄球项目风吹日晒,皮肤被晒黑是常态,大腿、胳膊练粗是常事,如何调动这些20岁出头的姑娘们的积极性?中国女橄在队中展开了“什么是美”的大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为国家作贡献最美”“赛场上的欢笑最美”“成功最美”。解开了思想疙瘩,队员们也由被动练转变为主动练,大家都在比谁的胳膊更强壮、谁的肤色更健康。按教练的话讲,她们都练疯了。
其次,在狠抓基础体能上下功夫。基础体能训练十分枯燥,中国女橄在基础体能训练上配强团队,邀请举重教练来抓力量、短跑教练来抓速度,在体能教练的带领下进行全方位训练。全队每周都对体能进行测试,并制定新的目标,正是由于这样的扎实训练,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深厚氛围,才能使基础体能训练水平不断提高,使体能“蓄水池”蓄满了水。
基础体能提高,还要在专项体能转化上下功夫。如何把基础体能有效转化为专项体能,如何进行有针对性、效果佳的专项体能训练,女子橄榄球队克服困难,把体能真正变成“长板”,变成克敌制胜的“坚盾利矛”,积累很重要,转化更重要。奥运会赛场上,对阵美国队、澳大利亚队,在比赛结束前的最后一刻,中国女橄都完成了达阵,能够在和强大对手的比拼中坚持到最后时刻,体能训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克服疫情影响 做好奥运备战
2019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亚洲区资格赛中,中国女子橄榄球队以5战全胜的战绩拿到奥运入场券,球队即将首次登上奥运舞台。
2019年12月,中国女橄赴新西兰陶朗加进行冬训,准备参加世界系列赛,为奥运会积蓄力量。不过随着2020年初疫情暴发,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中国女橄的备战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疫情暴发初期,中国女橄不得不延长了在新西兰集训的时间,按照体育总局“防疫情、保备战”的要求,在当地体育机构和友好人士的支持下,全队集中精力投入到备战之中。
回国之后,队伍进入封闭集训,虽然奥运会延期一年,但对于年轻的中国女橄来说,这给了全队一个难得的弥补短板、提升自身的机会。在这一点上,全队认识高度统一,多出来的一年大家格外珍惜,训练也分外投入,在南京、在海口、在日照,处处都留下了女橄姑娘们拼搏的身影。
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辅导、生化指标测评、个性化训练方案……教练组最大限度利用训练时间,队员们就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从每一天的训练中吸吮着能量。前期比赛暂停,女橄采用队内对抗赛的方式来帮助队员检验训练成果,保持比赛状态,后续国内比赛陆续恢复,队员们也回到各自省队,参加了全国冠军赛、全国锦标赛,在比赛中,国家队队员都起到了核心骨干的作用,展现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和精神面貌。在今年6月的全运会资格赛期间,中国女橄分成红黄两队进行对抗赛,为教练组挑选最终奥运阵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长期封闭集训中,如何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在这方面,体育总局小球中心、中国橄榄球协会下了很大力气,邀请江苏、山东等队青年男子橄榄球队员加入到中国女橄的对抗赛中,以男陪女练的方式,模拟国外高水平对手、增加比赛强度,给女橄队员带来新的刺激点。在南京、在海口,都组织了多场男陪女练对抗赛。
在海口集训时,除了正常的体能训练、场地训练之外,球队大胆创新、敢于尝试,把早操改在海滩沙地上,进行脚步速率练习,在山地进行登山竞速比赛,因地制宜利用各种环境开展训练,同时组织了橄榄球模式的篮球、手球对抗赛,针对个别运动员开展跳、爬、跑等个性化训练。新的训练环境、训练方式,让运动员们的训练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日照集训期间,中国女橄和中国女子水球队组成“水橄联盟”,两队运动员住在一起、训在一起,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提高,这样的创新训练模式在其他项目中很难见到,也给女橄、女水训练带来了新的活力。女橄队员刘潇倩就说,自己从水球队员身上学到了很多,“她们在训练中非常拼,负重踩水、水中冲刺,体能训练更是十分刻苦,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东京崭露头角 未来仍需努力
东京奥运会女子橄榄球项目分组确定后,中国女橄所在的C组有里约奥运会冠军澳大利亚、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美国两支种子队,还有一直和我们在亚洲竞争激烈的东道主日本队。按照规则,3个小组前两名和两个成绩最好的第三名进入八强,赛前很多预测认为,中国队从“死亡之组”突围十分困难。
7月29日比赛开始,前两场小组赛中国队14比28不敌美国、10比26不敌澳大利亚。这是两场意料之中的失利,但姑娘们打出了出人意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以往对阵这两个强敌,中国队经常是大比分输球,但这两场加起来输分不多,这是全队力拼到底的结果,也为后面大胜日本晋级八强奠定了基础。
29日的比赛后,澳大利亚、美国两战全胜,中国、日本两场失利,因此和日本队一战中国队必须取胜,而且还要拿到足够的净胜分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7月30日的比赛,法国队上午9点30分迎战加拿大队,中国队与日本队的比赛10点开始,最终法国队31比0战胜加拿大队,这样中国女橄需要净胜日本队19分以上才能晋级。不过,这一切正在准备比赛的女橄姑娘们并不知道。
“其实我们是不知道这个分数的,本来想着要最少赢30多分吧。”赛后队员陈可怡说。
实际上,比赛上半场中国女橄就19比0领先日本队,全场更是以29比0大胜,徐晓燕、杨飞飞、唐铭琳、王婉钰、陈可怡先后得分,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中国队赢日本队最多的一次。
比赛结束后队员们才知道晋级八强的结果,她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吗?真的进了吗?!真的进八强了吗?!”姑娘们一再确认着,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1/4决赛就在30日晚间进行,中国队不敌实力强大的法国队,但放下了包袱的队员们拼尽全力,唐铭琳完成两次达阵,大家展现出的无所畏惧和拼搏精神让人感动。
7月31日的排位赛首战,中国队再次负于美国队,在争夺第七名的比赛中,中国队在开局两分钟0比10落后的不利局面中上演大逆转,22比10战胜俄罗斯奥委会队,最终位列奥运会第七名。
奥运会后亚洲橄榄球联合会主席凯伊斯发来视频,他告诉姑娘们,“你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国女青年,你们在奥运赛场的突出表现,是亚洲女性的一面旗帜,代表着亚洲女青年的形象。你们的拼搏精神,将成为激发亚洲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动力。”
陈应表带队参加了东京奥运会,他表示,中国女橄是一支刚刚成型的队伍,这里没有球星,有的是一帮情同姐妹、骨肉相连,高度团结、悍不畏死,勇于担当、不计付出,“傻劲”十足、魂魄忠诚、国家至上的新时代运动员。每个人的努力,构成了中国女子橄榄球队这道绚丽多姿的风景。陈应表说:“中国女橄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球队建队时间短、底子薄,仍然不具备和世界强队相抗衡的能力。未来的路很长,充满挑战,全队将继续努力拼搏,争取优异成绩回报祖国和人民。”